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韶关日报/2025 年/4 月/3 日/第 A02 版专题
2024 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 年 4 月 3 日
韶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韶关调查队
2024 年韶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面对经济稳增长的多重压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提速实施“ 百千万工程”,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全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中国式现代化的韶关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 年韶关地区生产总值 1647.56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 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51.75 亿元,增长 3.7%;第二产业增加值 527.38 亿元,增长 2.4%;第三产业增加值 868.44 亿元,增长 1.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682 元,增长 2.3%。三次产业结构由 2023 年的 14.8:32.3:52.9 调整为 15.3:32.0:52.7。
韶关市区生产总值 742.64 亿元、增长 1.4%,占全市比重 45.1%;县域生产总值 904.93 亿元、增长 2.7%,占全市比重 54.9%。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 334.91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1.1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51.0 万人。年末常住人口 285.49 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 0.28 万人。 其中: 城镇常住人口 171.82 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 1.3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0.18%、比上年末提高 0.53 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 113.67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1.65 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 1.97 万人, 出生率 6.90‰;死亡人口 2.25 万人, 死亡率 7.88‰;自然增长人口-0.28 万人,自然增长率-0.9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2.06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0.3 万人。
全年韶关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 0.4%。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 0.6%,服务价格下降 0.1%。
第 1 页 共 8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13.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3.8%。 其中: 农业增长 3.6%, 林业增长 8.5%,畜牧业增长 2.4%,渔业增长 2.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183.53 万亩、比上年增长 0.9%, 其中稻谷种植面积 154.41 万亩、增长 0.6%;糖蔗种植面积 0.69 万亩,增长 12.5%;油料种植面积 63.25 万亩,增长 1.8%;蔬菜种植面积 99.29万亩, 增长 3.5%; 中草药种植面积 4.58 万亩, 下降 3.0%。 年末生猪存栏 213.02 万头, 增长 14.6%。全年生猪出栏 325.45 万头,增长 3.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685 家,比上年末增加 30 家。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431.65 亿元,比上年增长 4.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60.00 亿元, 增长 4.9%。 分经济类型看: 股份制工业 309.44亿元、 增长 4.6%, 外商及港澳台工业 50.30 亿元、 增长 6.7%。 分轻重工业看: 轻工业增加值 121.75亿元、增长 7.8%,重工业增加值 238.25 亿元、增长 3.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 7.9%,制造业增长 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 2.5%。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88.12 亿元,增长 5.9%。
第 2 页 共 8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22.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8.2%、比上年提高 2.1 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 21.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 22.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 8.2%,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 66.4%。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7.2%,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32.0%、 比上年下降 1.4 个百分点。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 22.3%,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 20.6%,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 10.2%,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 11.8%,新材料制造业下降 4.2%。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2.5%,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18.0%、 比上年提高 2.9 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9.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24.2%,汽车制造业增长 22.7%。
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 4.3%。 其中: 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 26.9%, 建筑材料增长 2.4%,金属制品业增长 4.8%,食品饮料业增长 4.3%,纺织服装业增长 9.7%。
高耗能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下降 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 9.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 1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 2.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 54.9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5%。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35.43 亿元,增长 23.9%,亏损企业数占 32.7%。国有控股企业利润 17.95 亿元,下降 32.0%。股份制企业利润
44.92 亿元、 增长 10.5%,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 9.06 亿元、 增长 34.3%。 采矿业利润 17.46亿元,增长 31.2%;制造业利润 26.68 亿元,增长 2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 10.84 亿元,下降 16.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 86.77 元,比上年减少 0.53 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3.13%,提高 0.43 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97.08 亿元,比上年下降 4.0%。年末资质建筑企业 381 家,比上年增加 23家。 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204.32 亿元, 下降 10.6%;实现利润总额 4.35 亿元,下降 28.1%。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157.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32.83 亿元,下降 0.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40.03 亿元,增长 1.7%;金融业增加值 89.12 亿元,增长 8.4%;房地产业增加值 105.93 亿元,下降 1.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 84.01 亿元,增长 3.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 8.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 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 5.0%)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404.73 亿元,增长 0.3%。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 1.75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839.9 公里、比上年增加 73.4 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 59.51 万辆、增长 3.5%,其中私人汽车 55.17 万辆、增长 4.4%。民用轿车保有量
第 3 页 共 8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35.99 万辆、增长 3.7%,其中私人轿车 34.85 万辆、增长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