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河南日报/2025 年/4 月/3 日/第 005 版文件
2024 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 年 4 月 3 日
河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2024 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强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新、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坚定扛稳了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ZZ责任。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63589.99 亿元,比上年增长 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491.40 亿元, 增长 3.3%; 第二产业增加值 24346.17 亿元, 增长 6.8%; 第三产业增加值 33752.42亿元, 增长 4.1%。 三次产业结构为 8.6∶38.3∶53.1。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64888 元, 增长 5.5%。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9785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5795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 3990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9.22%,比上年末提高 1.14 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 76.2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7.78‰;死亡人口 77.3 万人,人口死亡率为 7.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1‰。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120.19 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29.06 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50.55 万人,新增返乡入乡创业 21.68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 3064.97 万人,其中省内转移 1843.90 万人,省外输出 1221.07 万人。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1.8%。工业生产者购进
价格下降 3.2%。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 1.3%。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 12.0%、9.2%;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30.3%、11.8%、11.6%。新产品供给快速提升,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服务器、光电子器件、电子计算机整机、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 2.5 倍、84.3%、
32.2%、32.0%、31.6%和 15.6%。新动能投资增势强劲,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 20.9%,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 2.6 倍、1.7 倍。新兴服务业活力彰显,规上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 21.4%、14.3%。新型消费业态蓬勃发展,商品、服务类电子商务交易额 14026.2 亿元,增长 5.3%;网上零售额 4788.9 亿元,增长 14.8%。
二、农 业
全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 10777.13 千公顷, 比上年减少 8.15 千公顷,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 5675.38千公顷, 减少 10.69 千公顷; 玉米播种面积 3866.62 千公顷, 增加 2.25 千公顷。 油料播种面积 1628.19千公顷,增加 17.94 千公顷,其中花生播种面积 1318.41 千公顷,增加 11.37 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 1829.75 千公顷,增加 30.35 千公顷。
全年全省粮食产量 6719.37 万吨, 比上年增加 95.10 万吨, 增产 1.4%。 其中, 夏粮产量 3785.70万吨,增产 6.6%;秋粮产量 2933.67 万吨,减产 4.6%。小麦产量 3785.31 万吨,增产 6.6%;玉米产量 2238.63 万吨,减产 5.4%。
第 1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年全省油料产量 704.87 万吨,比上年增产 0.3%,其中花生产量 638.22 万吨,减产 0.1%。蔬菜产量 8068.58 万吨, 增产 2.7%。 食用菌产量 196.71 万吨, 增产 3.7%。 瓜果产量 1544.22 万吨,增产 2.8%。
全年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 688.21 万吨,比上年增长 2.2%。其中,猪肉产量 470.92 万吨,增长 1.2%;牛肉产量 39.13 万吨,增长 3.0%;羊肉产量 28.75 万吨,增长 5.3%;禽肉产量 149.41万吨,增长 4.8%。禽蛋产量 418.25 万吨,下降 5.2%。牛奶产量 230.35 万吨,下降 3.0%。年末生猪存栏 4030.89 万头,比上年末下降 0.2%;全年生猪出栏 6029.08 万头,比上年下降 1.2%。
全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 100.44 万吨,比上年增长 2.5%。其中,养殖产量 89.33 万吨,增长
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8.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4%;股份制企业增长 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4.5%;私营企业增长 8.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 4.7%,制造业增长 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4.0%。分重点产业看,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 10.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47.8%;传统支柱产业增长 6.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48.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 9.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24.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12.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14.0%;能源原材料工业增长 6.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46.7%;消费品制造业增长 3.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21.7%;“ 7+28+N” 产业链群增长 9.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63.2%。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 96.9%。
年末全省发电装机容量(不含储能)14666.45 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 5.9%。其中,火电装机容量 7420.56 万千瓦, 增长 0.3%; 水电装机容量 563.07 万千瓦, 增长 5.3%; 风电装机容量 2333.75万千瓦,增长 7.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4349.08 万千瓦,增长 16.6%。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 7531.58 万千瓦,增长 12.3%,占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 51.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3388.23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5.3%。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721.72 亿千瓦时,增长 6.7%,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 21.3%。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 48593.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利润总额 2003.00亿元,增长 1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 88.49 元,比上年减少 0.06 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 85.7 元,减少 0.6 元。
全年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2231.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6.4%。建筑业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 12464.85 亿元,下降 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下同) 比上年增长 7.0%。 其中,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 3.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7%,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8%,民间投资增长10.5%,工业投资增长 21.6%,“ 7+28+N” 产业链群投资增长 25.7%,社会领域投资增长 3.7%。
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 3908.41 亿元,比上年下降 7.5%。其中,住宅投资 3372.52 亿元,下降 8.2%。全年房屋施工面积 46311.06 万平方米,下降 11.1%;新开工面积 4620.88 万平方米,下降 17.9%;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 6202.80 万平方米,下降 11.0%;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2575.5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 4.9%。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596.69 亿元,比上年增长 6.1%。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2937.31 亿元,增长 6.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4659.38 亿元,增长 6.6%。
全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 17.2%,饮料类增长
15.8%,烟酒类增长 13.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 3.5%,化妆品类增长 5.1%,金银珠宝类增长 19.0%,日用品类增长 11.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15.7%,中西药品类增长 9.5%,文化、 办公用品类增长 22.6%, 家具类增长 1.5%, 通讯器材类增长 28.4%, 石油及制品类增长 9.6%,
第 2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汽车类增长 1.4%。
全年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3915.0 亿元,增长 12.5%。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值 8201.7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其中,出口 5227.00 亿元,下降
1.0%;进口 2974.71 亿元,增长 5.2%。
全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新设立企业 428 家,比上年下降 8.0%;实际到位省外资金 12861.18 亿元,增长 6.2%。
全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 52.5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9.3%。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 6861.97 亿元,比上年下降 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398.91 亿元,下降 2.6%,其中税收收入 2735.54 亿元,下降 4.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6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1460.99 亿元,增长 3.7%。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109446.93 亿元,比年初增加 8862.04 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09064.03 亿元,增加 8857.28 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89257.26亿元,增加 5660.60 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88910.22 亿元,增加 5769.28 亿元。
年末全省共有上市公司 164 家。发行股票 165 只,其中发行 A 股 111 只,发行境外股票 54只。本年首次发行、再融资募集资金 49.25 亿元,其中 A 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 48.05 亿元。年末 A 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 13685.56 亿元。
全年全省保险公司保费收入 2702.06 亿元。其中,财产险 647.25 亿元,人身险 2054.81 亿元。赔款支出与给付 1238.61 亿元。其中,财产险 473.15 亿元,人身险 765.46 亿元。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全省货物运输量 29.35 亿吨,比上年增长 3.7%。货物运输周转量 12862.64 亿吨公里,增长 5.1%。旅客运输量 9.89 亿人次,增长 19.9%。旅客运输周转量 1956.56 亿人公里,增长 12.2%。机场旅客吞吐量 3106.59 万人次,增长 11.4%。机场货邮吞吐量 82.66 万吨,增长 35.7%。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8962.30 公里。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 2212.66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 6.2%,其中私人汽车 2047.79 万辆,增长 6.4%。民用轿车保有量 1247.84 万辆,增长 6.3%,其中私人轿车 1206.41 万辆,增长 6.5%。
全省邮电业务总量 1986.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8%。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 941.35 亿元,增长 32.6%;电信业务总量 1044.85 亿元,增长 11.8%。快递业务量 90.53 亿件,增长 38.0%;快递业务收入 533.98 亿元, 增长 22.2%。 全省电话用户总数 11688.0 万户, 其中移动电话用户 11143.6万户, 移动电话普及率 112.8 部/百人。 年末互联网用户 14349.7 万户, 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 9945.7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 234.6 亿 GB。全年新开通 5G 基站 4.5 万个;全省 5G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 6544.7 万户。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552 元,比上年增长 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027 元,增长 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330 元,增长 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 1.97,比上年缩小 0.04。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1956 元,比上年增长 4.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
出 26507 元,增长 3.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515 元,增长 5.3%。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636.49 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 2028.43 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 608.06 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5245.67 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1462.40 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 1011.28 万人,参保退休人员 451.12 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8266.49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1148.16 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40.65 万人。
第 3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年全省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12.71 亿元,年末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 28.69 万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77.98 亿元,年末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 275.19 万人。全年共保障城市特困人员 1.47 万人,农村特困人员 46.40 万人。
全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 41.73 万套,新开工 76.79 万套。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02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493 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0 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1010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159 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22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260 个。省新型研发机构 141 家。高新技术企业 1329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29106 家。省实验室 27 家,省中试基地 61 家,省技术创新中心 24 家。全年专利授权量达到 110742 件。截至年末,有效发明专利 92949 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 3.05 万项,比上年增长 22.3%;技术合同成交额 1759.39 亿元,增长 28.7%。
年末全省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17 件,计量技术机构 348 家,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 3184 家,认证机构 26 家。全年新建计量标准 165 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880 万台件。年末共有天气雷达站 24 个,自动气象站 3160 个。地震观测站 606 个,地震观测测项 756 个。
全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 37029 人,在学研究生 106414 人,毕业生 29097 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 102.80 万人,在校生 309.64 万人,毕业生 87.04 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 29.33 万人,在校生 67.50 万人,毕业生 31.99 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招生 34.30 万人,在校生
97.19 万人,毕业生 38.48 万人。普通高中招生 98.25 万人,在校生 274.37 万人,毕业生 83.92 万人。初中招生 170.07 万人,在校生 507.73 万人,毕业生 167.75 万人。普通小学招生 128.54 万人,在校生 915.96 万人,毕业生 170.86 万人。特殊教育招生 0.96 万人,在校生 6.58 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 275.82 万人。全年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800.75 万人次。高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18 个,高校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81 个。
十一、文化、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 144 个,文化馆 201 个,公共图书馆 177 个。国有博物馆 257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0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521 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25 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 624.58 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99.7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99.74%。全年图书出版总印数 4.62 亿册,期刊出版总印数 0.59 亿册,报纸出版总印数 11.63 亿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 176 个,已开放各类档案 809.23 万卷(件) 。
年末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85539 个,其中医院 2486 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 699 个,民营医院 1787 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83301 个,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2013 个, 卫生院 1994个,村卫生室 59049 个,诊所 15426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507 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8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8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65 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76.21万张,其中医院 57.02 万张,卫生院 13.82 万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 88.61 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35.82 万人,注册护士 39.36 万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 54.89 万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 10.78 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 3.81 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 1.17 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卫生技术人员 3.9 万人。全年总诊疗 6.84 亿人次,总出院 2268.77 万人。其中医院诊疗 2.66 亿人次,出院 1847.57 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 3.98 亿人次,出院 329.41 万人。
全年全省运动员共取得 155 枚金牌,世界冠军 21 个,亚洲冠军 15 个,全国冠军 119 个;打
破 7 项世界纪录。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省供应国有建设用地总量 3.35 万公顷。其中,工矿仓储用地 0.64 万公顷,房地产用
地 0.41 万公顷,基础设施及其他用地 2.31 万公顷。
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 2.9%,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第 4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4.8%。
全年全省国家考核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 86.1%,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67.8%,PM2.5 年均浓度 46.8 微克/立方米,PM10 年均浓度 75.0微克/立方米。
全省年平均气温 16.4℃。平均年降水量 785.2 毫米。
全年全省完成造林面积 102.75 千公顷。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 30 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 个。森林公园 132 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 33 个。
全年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 1319.78 千公顷。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39.54 亿元。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6.73 亿元。
全年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1002 起,死亡 1058 人,比上年分别下降 17.7%和 6.4%;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 0.211 人。
注:
1.本公报 2024 年数据为初步统计结果。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 60627.70 亿元,比上年增长 4.2%,三次产业结构为 8.8∶38.1∶53.1,并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 2018 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
4.工业五大主导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产业,装备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食品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传统支柱产业包括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能源工业等。消费品制造业包括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能源原材料工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 》确定。高技术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确定。
6.“ 7+28+N” 产业链群包括新型材料集群、新能源汽车集群、电子信息集群、先进装备集群、现代医药集群、现代食品集群、现代轻纺集群等 7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车、先进计算产业、生物医药等 28 个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 N 个专精特新产业链。
7.自 2022 年年报起, 建筑业统计范围由原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调整为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企业。
8.2024 年交通运输数据统计口径发生调整,与往期数据不可比。
9.认证机构为在河南境内注册并取得国家认证机构资质的法人机构。
10.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返乡入乡创业,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数据来自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水产品产量来自省农业农村厅;发电装机容量(不含储能)数据来自省电力公司;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郑州海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数据来自省商务厅;
第 5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财政收支数据来自省财政厅;金融机构本外币、人民币各项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融资募集资金数据来自中共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A 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来自省证监局;保险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机场旅客吞吐量、机场货邮吞吐量数据来自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北郊机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南阳基地、信阳机场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安阳市交通机场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内五家机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货物运输量、货物运输周转量、旅客运输量、旅客运输周转量为综合数据,数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登封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和上述省内五家机场等部门;民用汽车、轿车保有量数据来自省公安厅;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快递业务数据来自省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5G 基站、5G 移动电话用户数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参加医疗保险人数数据来自省医疗保障局;发放城乡低保金、保障城乡低保对象、保障城乡特困人员数据来自省民政厅;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数据来自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数据来自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和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省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实验室、省中试基地、省技术创新中心、签订技术合同、技术合同成交额数据来自省科学技术厅;授权专利、有效发明专利、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计量技术机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新建计量标准数据来自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气雷达站、自动气象站、年平均气温、平均年降水量数据来自省气象局;地震观测站、地震观测测项数据来自省地震局;各类学校招生、在校、毕业人数、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据来自省教育厅;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国有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据来自省文物局;有线电视实际用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数据来自省广播电视局;图书、期刊、报纸出版数据来自省委宣传部;综合档案馆、已开放各类档案数据来自省档案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技术人员、诊疗人次、出院人数数据来自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金牌数、获得冠军、打破纪录数据来自省体育局;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数据来自省自然资源厅;国家考核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PM2.5、PM10 平均浓度来自省生态环境厅;造林面积、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数据来自省林业局;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数据来自省应急管理厅;各种价格、粮食、畜牧业、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其他数据来自省统计局。
第 6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第 7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第 8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