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北京商报/2025 年/5 月/9 日/第 007 版金融
南京银行业绩双增背后的“ 大起大落”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资产规模突破 2.59 万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增速位居上市银行前列⋯⋯ 2024 年,南京银行走出了上一年业绩的阴霾,实现“ 双 U 型发展曲线”。然而,亮眼成绩单背后,不确定性在增加。2024 年,受益于债市、股市双旺行情,南京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暴增 329.48%,成为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但这种依赖市场红利的增长模式根基并不牢固,进入 2025 年一季度,随着债市波动,该收益迅速转负。面对市场的波动与同业的竞争,如何破解零售转型的困局,关乎着南京银行的未来。
营收、净利“ 双喜” 背后
在经历 2023 年业绩疲软后,南京银行于 2024 年迎来了“ 高光时刻”。
截至 2024 年末,资产规模站上 2.59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3.25%;全年营业收入突破 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 11.32%,增速在 A 股上市银行中位居前列,仅次于瑞丰农商行与西安银行;归母净利润 201.77 亿元,同比增长 9.05%,排名同样靠前。
进入 2025 年一季度,该行增长态势持续,营业收入 141.9 亿元,同比增长 6.53%;归母净利润 61.08 亿元,同比增长 7.06%。
在 2024 年度暨 2025 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南京银行董事长谢宁在回答业绩增长背后的支撑时总结为,“ 主要经营指标确定性地走出向上向好的‘ 双 U 型发展曲线’ ”。
深入剖析南京银行业绩“ 双喜” 局面背后,有两大关键因素值得关注。2024 年,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 266.27 亿元,同比增长 4.62%;非利息净收入 236.46 亿元,同比增长 19.98%,在营业收入中占比 47.04%,同比上升 3.4 个百分点。【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
作为非息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呈连年下滑态势,2021—2024 年依次为
58.01 亿元、53.44 亿元、36.29 亿元、25.93 亿元,尽管管理层多次强调“ 拓宽中收来源”,但实际成效仍有待提升。非息收入中的另一部分——投资收益则较上年度下降 8.08%,降至 136.18 亿元。
南京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增长主要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拉动,投资风格上,南京银行堪称城商行中的“ 风险偏好者”。2024 年末,金融投资占总资产比例达 41.7%,在 42 家 A 股上市银行中位居第六,低于杭州银行、宁波银行、齐鲁银行、长沙银行、上海银行;细看投资结构,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超 18%,远超上述城商行,这意味着南京银行的收益对市场波动更为敏感。
2024 年,在债市、股市双旺的行情下,南京银行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162.65 亿元,同比增长
12.6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 329.48%至 73.77 亿元,成为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