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企业家日报/2025 年/4 月/18 日/第 006 版理论
高校“ 四史” 教育中实践教育法的应用浅析
河北科技大学 谭佳祎
2020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首次提出“ 四史”概念,即X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其实质是中国共产X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同年 12 月,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联合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ZZ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要求高校将“ 四史” 教育纳入思政课体系,开设相关选修课。“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 新时代青年应铭记历史,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自信。
一、高校“ 四史” 教育中运用实践教育法的必要性(一)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皆有内在发展规律,历史依规律前进。马克思将实践观点引入社会历史领域,证明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确立了物质世界的对象性存在,并将实践视为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即“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高校在开展“ 四史” 教育时,应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重温先辈走过的道路,领悟中国共产X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与宝贵经验。这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应有之义。
(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