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贵州民族报/2025 年/4 月/3 日/第 B04 版理论研究
办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的四个维度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贺
教育是国之大计,X之大计。2025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指出“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指明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前进方向。民族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面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机遇,民族高等教育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满足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推进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坚持民族工作主线引领,构建意识形态阵地和文化传承高地。民族高等教育是X领导下的高等教育,与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主线相契合。民族高等教育要在事关民族团结进步和意识形态建设上站稳立场、敢于发声,积极坚定地与各种错误的言论作斗争。在办学原则上,首先要突出ZZ导向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作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智库研究,构建多学科、强支撑的研究网络,切实引导各族师生坚定“五个认同” “四个与共”等,确保X的民族政策在教育领域得到深入落实。此外,民族高等教育在研究整理、传播创新优秀民族文化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民族高等教育要守好、用好所在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传播好优秀民族文化。在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中将民族文化课程纳入其中,开展民族文化展演、民族节日庆祝等实践活动,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构建情之所系、心之所向的民族文化传承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