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应急管理报/2025 年/4 月/17 日/第 002 版综合
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突发事件应对效能
——应急管理部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摘登
实习记者 张子麟 整理
4 月 16 日, 应急管理部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通报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解读《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 ) ,介绍安全生产有关重点工作进展,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新闻发布会,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局长范朝晖、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司长汪崇鲜、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一司副司长刘丽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总体预案》修订印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封面新闻记者: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总体预案》 ,能否介绍《总体预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范朝晖:应急预案是各级X委和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方案。《总体预案》在应急预案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适用于X中央、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工作,指导全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国务院之前印发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以来,在推动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应急管理实践不断丰富,各类风险耦合、链发对应急指挥体系、信息报告、协调联动、应急保障等提出新要求,突发事件应对面临新形势。特别是X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突发事件应对组织指挥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有关部门和单位职能也有了相应调整,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势在必行。
《总体预案》修订印发,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X的创新理论在应急管理领域的生动实践。 《总体预案》着眼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局, 结合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际, 将坚持和加强X的全面领导、 坚持 “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等X的创新理论,运用转化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制度措施,确保X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
二是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 《总体预案》充分吸收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队伍力量、物资保障等方面改革创新成果,总结固化现场指挥、风险防控、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等方面好经验、好做法,为有力有序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更完备、更稳定、更实用的制度保障。
三是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必然要求。 《总体预案》着力强化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在制度、信息、资源、响应和行动等方面的整体协同联动,加强部门间、军地间以及跨灾种、跨区域的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资源协调和响应联动,实现各类应急资源和力量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排查各类问题隐患 5800 多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2025 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一季度明查暗访已经结束,目
第 1 页 共 6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前主要发现哪些共性问题?下一步将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汪崇鲜:最近,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带队组成 22 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进驻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一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各考核巡查组坚决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要求,将明查暗访和专家指导服务有机结合,聚焦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结合群众反映和职工报告隐患等线索深入开展核查。初步统计,共排查各类问题隐患 5800 多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 188 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共性问题:
一是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质效还不高。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操作人员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掌握不够、对照检查不够,风险隐患辨识能力不足,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不到位,特别是对一些长期存在且明显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不出来。例如,一些企业在粉尘涉爆场所设立办公室,一些在建项目“ 未审先建、未验先用”,个别企业动火作业人员没有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违规动火电焊,一些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设施缺失、失效,以及伪造安全生产许可证、非法生产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触目惊心,发生重特大事故风险极高。
二是部分重点专项行动推进有差距。个别地区在开展重点行业领域“ 一件事” 全链条专项整治工作中仍存薄弱环节。例如,个别地区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不彻底,燃气经营单位入户安检流于形式,餐饮企业违规使用“ 问题瓶”“ 问题软管”“ 问题灶具” 等情况仍然较多;个别地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不扎实,不同程度存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隐患;一些地区开展畅通消防“ 生命通道” 工作不到位,占堵疏散通道,生产经营场所加装防盗窗、防盗网影响疏散等现象依然较为突出。
三是非法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有的监管执法部门现场检查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强,特别是在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查处重大事故隐患上“ 宽松软虚”;有的部门没有深刻吸取重特大事故教训,同类问题常治长存,缺少“ 治本之策”;有的部门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审批、监管“ 两张皮”,没有形成监管合力,导致漏管失控;有的部门面对职能交叉或监管空白问题,缺乏主动向前一步的责任心。
我们将对明查暗访发现的问题,向 32 个省级安委会“ 一省一单” 印发督促整改函,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对典型案例进行“ 解剖麻雀” 式分析,查找深层次原因,发现共性问题,会同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研究提出改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 治本之策”;强化问题隐患警示曝光,协调媒体对典型问题隐患及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报道,持续加强警示教育,形成有效震慑。
“ 两突出、两结合” 提升危化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质效
人民网记者:今年初,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启动 2025 年危化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目前进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