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包头日报/2025 年/5 月/13 日/第 001 版
阳光安置照亮退役军人转身路
策划 张红梅 郭燕 记者 李学工
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工作是稳军心、强国防的重要内容,包头市在着力解决军人“ 后路” 问题上积极落实政策、拓展渠道、建立机制、注重实效,逐步形成了“ 五公开、一监督” 的安置模式。多年来,无论是军转干部,还是退役士兵,相关部门均按照国家政策予以妥善安置和解决,从而让退役军人充分感受到了包头这座“ 双拥之城” 的关怀和温暖。
政策之光照亮退役路【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包头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大厅内,工作人员张宏正在热情接待两位来咨询退伍安置事宜的退伍军官。张宏是一名曾在部队服役十余年,2022 年退役回到包头的军转干部。“ 对于军官的安置,包头市一直执行的是‘ 阳光选岗’ 的政策。我们这一批回来的转业军官共有 22 个人,当时给我们提供了 44 个岗位,基本都是市属各委办局的正式编制岗位。从我们看到岗位再到选岗,中间有 3 天考虑的时间,因而每个人对于自己可以选择的岗位,都是充分了解的,同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选定自己岗位的,所以大家对于安置都非常满意。以我个人来说,因为难舍部队和军人情结,也想为退役的战友们服务,因而选择了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张宏说。
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安置管理科负责人杜建峰介绍,依照现行相关政策,不同情况的军人退役后安置方式不尽相同。退役的军转干部、军士、义务兵,以及符合规定条件的士兵,按照各自不同的情况和意愿,给予安排工作、逐月领取退役金、复员、退休、供养等安置待遇。
在为退役军人安排工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开安置政策、公开安置方案、公开安置计划、公开积分排名、公开选岗定岗、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的“ 五公开、一监督” 原则进行“ 阳光安置”,从而保证安置全过程公平、公开、公正。
为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还建立了移交安置后待遇落实回访机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随机暗访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退役军人安置后岗位安排、上岗到位、编制保障、薪酬及福利待遇落实等情况,从而实现了“ 接收安置一阵子” 向“ 服务保障一辈子”
转变。
自 2019 年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成立以来,共安置军转干部 128 人,为符合规定条件的
208 名退役士兵安排了工作。在提供机关、企事业单位备选岗位时,每次可供选择的岗位数量都是待安置人员的 2 倍以上,从而实现了军转干部、所在部队、用人单位、地方政府“ 四满意”。
社会关爱温暖自主就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