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衡水日报/2025 年/4 月/3 日/第 001 版
水网织锦绣 沃野启新章
——我市构建现代水网体系赋能乡村振兴综述
本报记者 王天祥
近年来,我市以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水生态系统保护治理能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我市已治理支斗农毛渠 428.02 公里,主干河渠整治长度达 82.09 公里,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积 14.79 万亩。
打通堵点:精心谋划水网建设
我市地处华北平原,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曾长期制约着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为打破这一瓶颈,我市立足实际,精心谋划水网建设。以实施坑塘河渠清淤扩容、疏浚贯通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支斗农毛渠整治、地下水水源置换、高标准农田等工程项目建设,打通堵点、引水入田。
武强县后西代村村民范广松对此深有感触: “ 现在,我们村浇地用上了河渠水,特别方便,水质也好,庄稼增收不少,种田条件越来越好了。 ” 武强县聘请省、市水利专家共同编制了《武强县水网建设规划(2023—2027 年)》。在这一规划的引领下,全县致力于打造“ 一环七横八纵百塘” 的现代水网格局。“ 一环” 作为核心骨架,串联起各个水系,实现水资源的循环流动;“ 七横八纵” 的河渠网络如同毛细血管,将水资源输送到各个角落;“ 百塘” 则发挥着调蓄洪水、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