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方日报/2025 年/5 月/13 日/第 AA3 版广州观察|关注
广州举办会议聚焦博士后人才引育关键环节
锚定人才强市战略 托举博士后就业创业
南方日报记者 洪钰敏 通讯员 穗人社宣
广州为人才提供成长的“ 沃土”,人才为广州发展“ 施肥”。
优越的人才生态为博士博士后提供了更多元的成长路径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激发了创新
热情和创业活力,让博士后群体在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成为生力军。
为深入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战略部署, 全面落实人才强市建设和 “ 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5 月 9 日,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召开全市博士后工作会议 (以下简称 “ 会议”)。
会议紧扣“ 12218”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目标,聚焦博士后人才引育关键环节,通过系统总结、政策解析与经验分享,科学谋划博士后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总结成效【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构建博士后发展新格局
会议全面梳理 2024 年博士后工作成效,全市累计设立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 623 个,累计培养博士后人才 4021 人,在站规模达 2238 人,平台集聚效应持续放大。
“ 我坚信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是深耕人工智能化学的理想之地。” 张崇焕说。
本科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曾就任于墨尔本的陶氏化学公司,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硕
士和博士学位⋯⋯“ 看过世界” 的张崇焕最后还是选择了广州。
2023 年 5 月,从剑桥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系博士毕业的张崇焕,加入广州国家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专注于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在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在张崇焕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政策和科研环境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 尤其是广州国家实验室作为新型国家级科研机构,在科研资源和政策支持上具有独特优势。”
成立于 2021 年的广州国家实验室坐落于广州国际生物岛和大坦沙岛,是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防控领域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
目前,实验室在站博士后 132 人,其中毕业于境外高校的博士占比 23%,毕业于境外全球前
200 名高校的博士占比 10%。累计培养出站 66 人(含独立设站前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其中 43人留在实验室继续工作,出站留用率达 65%。
为更好支持博士后研究工作,广州国家实验室鼓励科技创新,设立高额度科创奖励,将知识产权管理贯穿科研项目管理全过程,为科研团队提供项目全链条服务,同时,实验室充分利用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聚龙头企业、知名高校和优势研究机构等力量,形成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推动优秀科研成果与市场精准对接,加速成果转化。
张崇焕介绍,广州国家实验室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从知识产权管理到产学研转化辅导,都
极大地促进了项目的商业化进程。
目前,张崇焕项目开发化学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已经转化为实际产品和网站。 “ 未来还计划拓展其在制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预计将在科研和商业化两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 张崇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