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煤炭报/2025 年/5 月/1 日/第 004 版绿周刊
答好保水必答题
探寻节水最优解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大力推动水资源保护纪实
本报记者 卢慧颖
在第三届中国(西安)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上,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的展位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其中,有关水害防治、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技术装备颇受观众青睐。【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 80914】
近年来,中国煤科聚焦解决煤水矛盾,推动水资源保护技术革新,探索出一条保水、治水、
节水的创新路径。
“保治用储”变水害为“水利”
在我国 14 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有 9 个分布在黄河流域,煤水矛盾由来已久。
“过去,煤炭开采会导致地下水流失,给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我们也一直把水当作灾害来防治。面对黄河流域、西部矿区煤炭高强度开采与水资源流失的矛盾,必须在煤炭开采和生态保护中寻找最优解,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中国煤科首席科学家董书宁说。
在董书宁看来,理念的转变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为破解矿井水害治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难题,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积极探索,形成了矿
井水源头保护、灾害防治、多途径利用、转移存储于一体的“保治用储”技术体系。
“ ‘保’是在煤炭开采前,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煤规划,实施针对性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保护措施; ‘治’是在采煤过程中,将治水与保水、用水相结合,用最小的疏排水量来保障开采安全;‘用’是对于迫不得已进入矿井的水,进行井上井下分布式处理、分级多用途利用;‘储’是把用不完的那部分矿井水选择合适层位储存起来待以后开发利用。 ”董书宁说。
内蒙古大雁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扎尼河露天煤矿长期受保护地表水资源和脆弱生态问题的困扰。对此,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创新采用帷幕截水保水技术,彻底解决了扎尼河露天煤矿的煤水矛盾问题。
“我们利用帷幕截水保水技术在矿坑来水方向筑起‘挡水墙’ ,截断扎尼河径流侧向补给。这样一来,不仅矿坑内部涌水显著减少,矿坑周边的地下水位也逐渐回升至原始水位,沙化的草场也复绿了。”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水文分院副研究员张雁说。
在陕北矿区的一处煤矿矿井水处理站,矿井水无需全部抽到地面处理,就可以实现资源化利
用。而这离不开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井下短流程直滤与地面深度净化技术的加持。
“我们在适合的位置建设短流程水处理设施,把矿井水处理到井下生产设备或工序能使用的程度后就地使用。 多余的矿井水在预处理后进入地面深度处理车间, 净化后的矿井水可调度使用。目前,该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已达 85%以上。”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环保所副所长汪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