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关于某某市“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情况的汇报——在某某市“十五五”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某某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文旅规划”)编制工作的推进情况、初步思路、重点项目谋划及下一步工作建议,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一、当前工作进展与基础研判
市文旅局高度重视“十五五”文旅规划编制工作,将其作为引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纲领和施工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发改委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强化组织部署,夯实工作基础。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局属单位负责人、重点县市区文旅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时间表、路线图。组织专班成员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省、市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国家、省近期出台的文旅产业发展政策文件,确保规划方向不偏、紧跟大势。
2.全面总结评估,摸清发展底数。对“十四五”时期某某文旅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估。总的来看,“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进展顺利:文旅融合深度拓展,桃花源“心灵故乡”品牌持续擦亮,柳叶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扎实推进,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影响力不断扩大,某某河街、老西门等城市文旅新地标人气旺盛,某某丝弦、澧州荆河戏等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取得新成效。产业规模稳步增长,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将实现预期目标,文旅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稳步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智慧旅游平台、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市场活力逐步增强,成功举办某某旅游发展大会、柳叶湖马拉松赛等系列品牌活动,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显现。但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短板和挑战:核心竞争力仍需提升,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爆款”文旅IP和现象级产品,拳头产品不够硬;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观光型产品仍占较大比重,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研学旅行等高附加值业态培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区集聚效应明显,县域文旅资源潜力挖掘不够、联动不足;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龙头文旅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要素保障存在瓶颈,用地、融资、高端人才等方面制约依然突出;服务品质有提升空间,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水平需进一步加强。
3.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开门问计。坚持“开门编规划”,由局班子成员带队,分片区、分专题深入县市区、重点文旅企业、行业协会、文化场馆、乡村旅游点开展实地调研20余次,召开各类座谈会15场,面对面听取基层干部、文旅经营者、非遗传承人、导游、游客等群体的意见建议。在局官网、官微开设“我为某某‘十五五’文旅发展献一策”专栏,已收到社会各界有效建议300余条。同时,委托省内知名文旅智库开展专题研究,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力求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
二、“十五五”文旅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核心目标(初步构想)
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分析研判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我们初步提出某某市“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XX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省委省政府赋予某某的发展定位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深化文旅融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打造“区域文化高地”和“国内外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两大目标,深入实施“文化铸魂、旅游强体、融合创新、品牌引领”四大战略。着力构建“一核引领、两带联动、三区协同、全域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一核:中心城区都市文旅核;两带:沅澧水文化旅游带、环洞庭湖生态休闲带;三区:大桃花源文化旅游区、环柳叶湖休闲度假区、澧阳平原史前文化与农耕文明体验区)。全面提升某某文旅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努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和展示“新某某”形象的金名片,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某某贡献强劲文旅力量。
初步考虑的核心目标(需进一步论证细化):
发展能级显著跃升:力争到2030年,全市年接待游客人次突破XXXX万人次(在“十四五”末基础上实现合理增长),旅游总收入突破XXXX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显著提升,文旅及相关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率持续提高。
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市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2家。桃花源旅游区影响力进入全国前列,柳叶湖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形成强大市场号召力,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国内史前文明研学高地。培育1-2个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文旅节会品牌。某某文旅整体形象辨识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产业结构深度优化: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养旅居、研学旅行、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占比大幅提升,形成多业融合、多点支撑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一批年营收过亿元的龙头文旅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微文旅企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