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2年“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项目为王”理念,有效巩固提升我县“项目建设年”活动成效,2021年以来,我县结合县交通综合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并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近两年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和考核中,我县由2020年考核排名全省靠后,到2021年升至全省第11名,2022年提高到全省第3的较好成绩,离不开省交通运输厅对我县交通运输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现将我县2022年“四好农村路”发展情况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建好”方面
(一)持续做好建设项目谋划储备
“十四五”以来,我县县委县政府对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高度重视,新一届的领导在县第十四次X代会等重要会议上多次提出,要积极谋划推动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局认真贯彻相关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一是根据《XX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完成了《XX县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印发。“十四五”期间,我县规划建设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共计XX个项目,预计投资XX亿元,其中省级建设项目预计投资XX亿元,县级建设项目预计投资XX亿元。同时,我县积极推进县农村公路网专项规划和全域旅游公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网密度和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
二是会同县发改委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工作机制,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保障,2022年我县安排2000万元经费用于提前开展储备项目前期工作,通过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确保前期工作的深度达到项目“立批立建”的建设要求,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接续机制。
三是依托我县重点建设项目库,提前谋划符合建设条件的项目,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进行跟踪,形成项目等资金、滚动接续的良性循环,做好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项目计划,争取资金的准备。避免在前期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仓促上项目,造成项目无法开工、频繁调整、推进滞后等问题。
(二)加强项目前期工作部门联动
一是深化制度集成创新,发挥各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稳投资工作专班作用。县委县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成立县“重点项目专班”,强化部门联动、协调服务,落实重大项目调度制度、施工和要素保障制度,统筹推进项目建设。
二是加强与县审批部门沟通,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事项进一步探索研究,强化“清单制、告知承诺制”改革,从而较大幅度压减了审批手续、时间,提高了审批效能。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形成有效投资
2022年我局实施的XX/XX/XX项目等6类111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项目总投资XX亿元,2022年度计划完成投资XX亿元,年度计划完成XX公里窄路面拓宽工程、XX座危桥和XX座漫水桥改造项目。为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我局按照项目“6个1”管理模式,制定项目倒排工期计划,挂图作战,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分管副县长及我局多次召开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与县发改、审批、财政、资规等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及时解决项目前期审批、用地征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形成有效投资。
截至2022年底,项目累计开工建设XX个,其中省厅下达我县建设计划的XX个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项目投资XX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XX%;年度累计完成XX公里窄路面拓宽工程、XX座危桥和XX座漫水桥改造项目,超额完成省、县年度目标任务。
(四)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
一是加强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我县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一方面,从本级财政预算、上级资金转移支付、债券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可纳入债券资金支持范围的项目应报尽报,最大限度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另一方面,我县财政全盘统筹,每月开展全县资金盘活,优先保障已开工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确保项目稳步推进,提升资金使用能效。
二是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按我县“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共需配套县级建设资金约XX亿元。为解决县级财力薄弱,配套资金不足问题,我县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推动PPP模式在我县规范发展并以我局交通基础设施项目—XX-PPP项目(一期)为第一个试点,计划投资XX亿元,着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运营。
三是优化项目征拆工作。县委县政府统筹各行业、乡镇等部门成立县“征拆专班”和乡镇“征拆专班”,加强统筹,充分发挥属地乡镇政府主体引领作用,摒弃以往建设单位为征拆主体,征拆进度缓慢,效率低下的弊端。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多点启动,全面铺开,做好征地拆迁等各项准备工作,加强项目用地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抢时间、抢进度,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并形成有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