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读《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有感
肖培东老师《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这本书,我从家里拿到学校,从学校拿到家里,一有空闲便读上几页,浅浅地读完,有一些浅浅地思考,与大家分享——
什么是浅?
肖培东老师虔诚地对语文告白:“我想浅浅地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心里的肤浅,我相信,浅到心底的文字,纯净地堆积起来,就是高度。我想浅浅地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眼里的低矮,我相信,矮到能扎根的思想,真切地凝聚起来,就是厚度。”这些朴实而真挚的表达,没有浮夸的誓言,却让我的深有感触,不仅仅是因为心有戚戚焉的共鸣,更多的是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越走越远的自己。
一、因为热爱
回想作为语文老师一路走来的自己,我曾经带着单纯的热爱选择了师范院校,在同样的执着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汉语言文学,然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站上了讲台,十几年的时光在被翻烂的课本中一晃而过,而我所宣扬的对语文的热爱去哪了?一味地忙碌,三心二意地奔走,一个日子接着一个日子地渐行渐远。说好的不该忘记的初心又丢哪去了?面对语文课本、面对语文课堂、面对一个个本该生动的学生,枯燥乏味一点点地累积,淹没了语文的生命,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被消耗着,老师教授语文的热情也被消耗着。我一直相信每一位拿起语文课本的老师都是心中有山水的人,就像身边有老师在众声喧哗之中仍能潜心读书,在忙碌之外一直笔耕不辍,而我们心中的山水如何能走到课堂上,走入学生心里?反观肖培东老师的课堂,那么的酣畅淋漓,那么的生机勃勃,究其根源除去卓越的教学能力,娴熟的教学技巧,只有发自内心的对语文的热爱,发自肺腑的对生活的热爱,课堂上才能奏响诗意的乐章,久久萦绕在孩子们的耳畔,才能常常温暖着我们日渐麻木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