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与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与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纪委监委等相关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X(工)委书记或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刚才,市农业农村局、*县、*区分别就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二轮土地承包延包试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成绩,也分析了问题,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深刻认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的重大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都是关系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粮食安全、农民权益、乡村振兴大局,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标准农田作为“藏粮于地”的核心载体,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粮食产能的稳定提升。去年,我市在全省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考核中得分全省第一,其中高标准农田单项考核获得满分,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更充分证明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这些高标准农田平均亩产比普通农田高出公斤以上,年增粮食产量超过万吨,为我市粮食总产量连续年稳定在亿公斤以上提供了坚实支撑。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市作为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肩负着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能够稳定农民预期,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同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能够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安全提供更广阔的保障空间。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这些工作不仅是经济任务,更是ZZ责任,必须以高度的ZZ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人才振兴是基础,文化振兴是灵魂,生态振兴是支撑,组织振兴是保障。而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工作,正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壮大乡村产业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万亩集中连片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吸引了*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发展订单农业万亩,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元。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能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目前,我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达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起专业合作社家、家庭农场家,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能够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动脱贫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是增进农民福祉的现实需要。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通过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直接增加农民的种粮收益。据测算,我市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生产成本降低元,亩均收益增加元,仅此一项,全市农民年增收就达亿元。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还能创造大量的务工岗位,吸纳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去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带动万名农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亿元。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能够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增强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措施,能够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防止返贫致贫。去年,我市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元,较上年增长%,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个百分点。此外,“雨露计划+”技能培训能够提升农民的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去年我市共开展“雨露计划+”技能培训期,培训脱贫家庭子女人,其中人实现稳定就业,平均月薪达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