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全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前期全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领导,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教育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文旅局、市水利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刚才,*县、*区政府以及市教育局、市应急管理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经验做法,也指出了问题不足,更提出了下一步打算,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深刻认识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是各级X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未成年人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将防溺水工作作为夏季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5年将其纳入全市民生实事项目和安全生产考核体系,投入专项资金累计超过8000万元,用于重点水域防护设施建设、宣传教育普及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未成年人溺水事故仍时有发生,给多个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影响。
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国范围内每年因溺水身亡的未成年人超过5.7万人,占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总数的45%以上,是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我省近三年平均每年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120余起,造成130余名未成年人死亡,其中夏季6-8月份发生的事故占全年总数的78%;就我市而言,近三年共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起,造成名未成年人不幸身亡,其中*县、*区发生的事故起数占全市总数的65%,*镇、*街道等沿水区域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是无数亲人的泪水,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警醒起来,绝不能有丝毫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从现实需求来看,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是保障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市共有未成年人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超过万人,占未成年人总数的23%;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万人,由于家长工作繁忙,监管力度相对薄弱。每年夏季,随着气温升高,未成年人涉水、游泳行为增多,特别是在暑假期间,学校监管“空档”出现,家庭监管责任如果跟不上,极易发生溺水事故。仅去年暑假期间,我市就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起,占全年事故总数的62%,其中*起事故的受害者均为农村留守儿童,因爷爷奶奶监管不力、孩子私自到野外池塘游泳导致悲剧发生。这充分说明,防溺水工作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更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从职责使命来看,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是各级各部门的应尽之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保护,预防和减少溺水等意外事故发生。省政府也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实施意见》,从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地方X委、政府,我们必须坚决扛起这份ZZ责任,将其作为践行初心使命、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抓手,切实维护好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
从工作形势来看,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市地处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条,湖泊个,水库座,池塘、沟渠等小型水域超过处,水域总面积达平方公里,防溺水监管范围广、难度大。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城区周边的废弃坑塘、采砂形成的积水区域无人管理,成为防溺水工作的“盲区”。去年,区就发生一起名未成年人在废弃采砂坑游泳溺水身亡的事故,该区域未设置任何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也无人巡查监管,教训极为深刻。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部分未成年人受网络视频影响,盲目模仿野外游泳、跳水等危险行为,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面对这些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必须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举措,切实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的安全防线。
二、肯定前期成效,正视问题不足,准确把握防溺水工作现状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客观分析、精准研判。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一是宣传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月”活动,每年春季学期末、秋季学期初,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应急演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六不准”教育,覆盖率达到100%。近三年来,累计开展主题班会万场次,应急演练场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万份,回收家长回执万份,回执率达98%。市文旅局利用景区、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张贴防溺水宣传海报*张,播放宣传视频*小时;团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场次,覆盖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万人次;市妇联开展“巾帼护童”行动,组织巾帼志愿者入户宣传*户,重点提醒留守儿童家庭加强监管。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据问卷调查显示,全市未成年人防溺水知识知晓率从2020年的72%提升至2023年的91%。二是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持续加大。市水利局牵头开展全市水域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境内所有河流、湖泊、水库等重点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一水域一档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近三年来,累计排查各类水域处,发现安全隐患处,其中设置警示标志不规范的处,缺少防护设施的处,存在溺水风险的废弃坑塘处。针对排查出的隐患,我们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投入资金万元,为*处重点水域增设警示标志块、防护栏*米,安装监控设备*台,对*处废弃坑塘进行填埋或围挡处理。县创新推行“水域长制”,将全县*处重点水域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由村(社区)干部担任“水域长”,每周至少巡查2次,去年以来累计发现并制止未成年人野泳行为起,有效预防了事故发生。三是“四个一”安全措施逐步落实。按照省统一部署,我市全面推行防溺水“四个一”安全措施,即“一块警示牌、一根救生杆、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市应急管理局牵头负责“四个一”设施的配置和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处重点水域中,已有处完成“四个一”设施配置,配置率达92%。区在这项工作中走在前列,不仅为所有重点水域配齐了“四个一”设施,还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关键时刻能用管用,去年夏天,街道一名未成年人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附近群众利用岸边的救生圈和救生绳及时将其救起,避免了悲剧发生。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市共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支,配备救生衣、冲锋舟等救援设备台(套),并在*个重点水域设立了应急救援点,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四是家校社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市教育局牵头建立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方式,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特别是在节假日和暑假期间,每周向家长发送防溺水提醒信息,去年暑假累计发送信息万条次。团市委、市妇联联合开展“爱心托管班”建设,在镇、街道等未成年人较多的区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服务中心,开设托管班*个,安排专人负责看管,为*名未成年人提供了安全的活动场所,有效减少了未成年人私自外出游泳的情况。县还创新开展“敲门行动”,组织教师、村干部、志愿者在节假日期间,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重点群体进行入户走访,提醒家长加强监管,去年以来累计走访户家庭,发现并纠正监管漏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