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全乡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乡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心情是沉重的,但决心是坚定的。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针对当前我乡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一次深刻的、全面的、彻底的反思与动员,统一思想、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坚决打一场扭转被动局面、重塑*形象的“翻身仗”。刚才,分管领导已经通报了近期县农业农村局督导组对我乡进行暗访检查的情况,问题清单触目惊心,相关同志也作了表态发言。在此,我不再重复问题,也不想多说批评的话。因为板子打在大家身上,根子却在我这个“班长”身上。作为乡X委书记,面对连续两次的全县通报,面对县委领导的约谈,我深感自责和愧疚。这不仅是工作上的失利,更是对我们全乡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的一次拷问,是对我们守护家园责任心的一次检验。这说明我们的工作,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不是为了追责,而是为了担责;不是为了抱怨,而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即将到来的全县人居环境观摩拉练,对我们而言,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考试,是一次必须拿下的硬仗。我们不能再有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全力以赴,迎头赶上。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危机,深刻反思,从思想深处拉响环境整治的“警报”
我们*乡,素有“世外桃源”的美誉,坐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我们有连绵的青山,有清澈的溪流,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宜人。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底气。近年来,我们依托这片绿水青山,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和林下经济,方竹、中药材、生态蜂等特色产业初见成效,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学者前来观光研学,乡亲们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然而,我们必须痛心地看到,与我们优美的自然风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区域“脏、乱、差”的现实。县里的通报一针见血,指出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乡政府所在地到各村主干道,从移民安置点到普通农户庭院,垃圾入桶不及时、污水乱排、柴草乱垛、杂物乱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就像是美丽衣袍上的一块块污渍,不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人居环境质量,也正在侵蚀我们发展的根基。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当游客慕名而来,看到的却是路边散落的垃圾,他们会作何感想?当返乡的亲人回到家乡,迎接他们的却是淤塞发臭的沟渠,他们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当我们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能舒畅吗?幸福感能提升吗?问题的表象是环境卫生,根源却在思想认识。我们一些同志,嘴上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行动上却依然是“旧习惯、老样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种心态”在作祟:一是“无所谓”的麻痹心态。认为农村环境卫生是小事,无关发展大局,搞得好与坏,无伤大雅。平时工作中,满足于“扫扫门前雪”,缺乏“管好大家园”的全局观和责任感。这种心态导致了我们工作的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力度不大。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