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提拔,就是一场割苗行动
还是读者朋友Q发来的咨询:老师,有时候不得不相信命运一说。不是我迷信,而是现在特别相信命里有命里无一说。
看到Q如此沮丧,我安慰他别着急,毕竟工作时间长着呢,按现在的退休法则,她怎么也得到65岁退休,离退休还有20多年呢!
Q接着说到:我是单位的元老了,当科长当了9年了,眼瞅着科长年限都到两位数了。可是这几年,原本比我提拔晚三年四年的人都提拔县管副职了,次次迟迟没有我。这里边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也有客观,但是我看出来了,等待提拔的人就像一茬待割的韭菜,能割着就进入下一道公序,割不到的就等着下一轮镰刀收割或者是在地里再度经受干旱,直到老去。
不得不感慨,Q真是个明白人,确实如此。提拔是讲究梯队建设的,一梯一梯,一队一队,组织部门算得明明白白,既不能让干部拥堵,也不能让干部断档,结构性干部考虑的方方面面、全全活活。
民间组织部也给干部提拔晋升总结出了“6年一批新领导,2年一批新副职”“大年小年3年换”等等类似话语,听起来很民间,品起来却很官方。尤其是现在生态下,干部提拔一般都遵循大盘子规律,即:大盘子动小盘子就动,大盘子不动小盘子也不动。每个单位的县管干部提拔与全县(全市)的大方面一致,个别单位已经没有干部动议权。所以蛰伏已久的干部,就等着那把大镰刀挥来,自己成功被他割走。
割走了就成功了吗?非也,这只是万里长征刚走了第一步。成为县管副职只是第一步,而且这个时候无论职位还是权力都排在一个单位的末位,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有可能十几年在副职岗位上转,一直转到退休解决个待遇,也有可能三五年内直接解决正职,因人而异。被割走才意味着进入了工序,下一道工序如何,除了客观限制,也有个人的主观发挥。发挥的好,快速进入工序的下一关下下关,在短时间内达到自己的ZZ目标;发挥的不好,一道工序要待很久,可能半途而废,但这也是未来的事儿。不管怎么转转,路怎么漫长,首先得先进入工序,进入不了,永远都是待割的韭菜。所以,想要晋升,首先就得赶上这把镰刀,只有它发挥作用了,才能让韭菜脱离如今的土地,进入现代化的另一流程。如何才能让自己入选,大家可以看看以下文章,或许能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