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写材料用典】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例文】不乱于心,方能宁静致远。古人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心静则智生,智生则事成。凡事不乱于心,不心浮气躁、心有旁骛,就能砥砺意志,平心静气、心驰神往,致力于专心谋事、用心干事、一心成事。(中国纪检监察报《安之若素,不乱于心》)
【典故】出自东汉葛玄《太上老君谈常清静经》,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释义】意思是,若人们能时常维持心境的清澈与宁静,那么天地万物都将融入你的本性之中。
【赏析】古人讲,安之若素,方能不乱于心。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关乎成败。古人认为静心处世是一种大境界、大智慧。清代学者王之春在《椒生随笔》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