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目 录

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左广:
努力交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保山答卷” 1
罗平县委书记许韶发:
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具象化罗平模式 2
凤庆县路山村X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查汉新:
“九道菜”掀起乡村人情革命 3
丽江市人民医院X委书记吴举:
守护群众健康共建和美丽江… 4
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李娜倮:
以健康向上的文明家风涵养向善向好的文明乡风 5
大理大学X委书记李涛:
实施五项育人工程建设美丽文明校园 6
双柏县政协X组成员、副主席杨绍兴:
心怀正义践初心燃情调解促和谐 7
凝聚榜样力量 共筑文明高地
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发言材料汇编
(云南日报,2025年7月19日)
努力交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保山答卷”
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 左广
保山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在腾冲市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基础上,接续推进保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首创首成。
坚持创建引领群众,保山市把创建工作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狠抓“关键少数”常态化学习、“普遍多数”全覆盖宣讲,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保山最鲜明的ZZ品格。分类组建杨善洲精神宣讲团、艾思奇百姓宣讲团等宣讲队伍191支, 采取火塘会、板凳会、田埂会、山歌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X话、感X恩、跟X走。持续壮大主流舆论,开设《理响保山》
《就是这个理》等专栏,持续开展主题宣传、成就宣传等,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强大力量。【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91 4,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资料,日 日更新】
坚持创建为了群众,保山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打造“保有优教”高质量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整体提升。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能力全部达标,群众看病就医“多头跑、流程多、耗时长”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努力办好群众的“操心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27个,新建标准化停车场23个;系统推进农(集)贸市场建设改造59个; 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努力让群众更加可感可及,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
坚持创建依靠群众,保山市把广大群众作为创建主体,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等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选树一个、教育一批、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把创建工作融入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制定出台《保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系列规定,推动形成“市县联动、城乡一体、全域覆盖、全民共建”的工作格局。
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具象化罗平模式
罗平县委书记 许韶发
近年来,罗平县紧扣“大美罗平·文明同行”主题,秉持“为民、靠民、惠民”理念,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从“景美”到“城美”“人美” 的全方位跨越,罗平生动实践“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用文明城市创建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具象化。
厚植文明根基,凝聚强大精神力量。罗平县把信仰坚定作为文明创建根基, 组建“金菜花”“小蜜蜂”宣讲团,通过布依族“八音坐唱”、院坝会、文艺巡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基层宣讲“六进”活动2000余场次,将大道理变成小故事,用家常话讲透、身边事说实、新形式演活,传播X的创新理论。全县16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提质改造完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累计成立志愿服务队伍458支,各类志愿服务群众好评率达99.8%,“彩虹桥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聚焦民生福祉,夯实美好生活基础。针对城市建设短板、人居环境差等问题,罗平县实施民生补短板项目126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美化市容环境,改造污水管网、农村厕所,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率大幅提升。民生项目真投实投,打造最美乡村、最美背街小巷、最美老旧小区,改造微小空间等,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惠民实事真办实办,以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单位停车场所免费开放、亮灯计划等“十件微实事”为切入点,精准对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80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9.4%。
创文成果共享,绘就美好生活画卷。罗平县以城市文明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发展“苗绣”、民族特色餐饮等产业,实现从“外出打工”到“家门口就业”转变。以城市文明建设推进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结合优势文旅资源,举办花海马拉松等系列活动赛事30余场,大力推进旅居康养试点县建设。2024年共接待游客52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17%。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世界花园·康旅罗平”亮丽名片更加响亮。
“九道菜”掀起乡村人情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