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X县财政局关于中央BXGD精神学习教育的自查评估报告
根据县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统一部署及年度重点工作安排,XX县财政局自2025年3月起,集中开展了为期五个月的中央BXGD精神专题学习教育。此次学习教育覆盖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全体在职干部职工,重点聚焦领导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及预算编制、国库支付、政府采购等关键岗位人员。通过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全局上下ZZ意识、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显著增强,财政干部队伍作风持续向好,财政服务保障效能得到有效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和作风保障。
一、基本情况
本次学习教育,我局X组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上级部署,以“强基固本、激浊扬清”为目标,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实施。学习教育覆盖全局干部职工共计128人,其中处级干部6人,科级及以下干部122人,实现了人员全覆盖、内容全方位。在为期五个月的时间里,全局共组织开展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8次、警示教育大会3场、主题X日活动25场次;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乡镇、企业、项目一线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15批次,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共计排查梳理出涉及“四风”隐形变异、服务效能、担当作为等3大类21项具体问题,均已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与完成时限,目前已完成整改19项,其余2项正在持续推进中。通过此次学习教育,全局财政纪律更加严明,工作作风更加务实,服务理念更加牢固,作风建设呈现出崭新气象。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将学习教育的五个关键环节抓紧抓实,确保学习教育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位统筹部署,确保学习教育压实责任链条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必须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作为保障。我局始终将此次学习教育作为锤炼X性、改进作风的重大ZZ任务。
一是建立高效领导机制。学习教育启动伊始,局X组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局X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并从办公室、人事股、监督股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负责日常组织协调与督导检查。领导小组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审定《XX县财政局关于深入开展中央BXGD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方案对动员部署、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总结评估五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时间节点进行了细化,制定了包含6大方面22项具体任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了学习教育方向明确、推进有序。
二是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为防止“上热下冷”、压力递减,我们构建了“X组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股室负责人具体负责、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的四级责任体系。推行领导班子成员包联股室制度,每位班子成员负责联系指导2-3个股室的学习教育,定期深入所联系股室,通过参加学习讨论、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精准掌握进展,及时解决难题。同时,我们将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纳入股室及个人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与评优评先、干部选拔任用等直接挂钩,对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慢半拍、效果上打折扣的单位及个人,由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进行严肃约谈。截至7月底,工作专班已开展专项督导检查5轮,印发督查通报3期,约谈提醒干部职工8人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严密工作格局。
三是坚持领导示范带动。局X组班子成员坚持“向我看齐”,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带动“绝大多数”。在学习上,局长带头讲授题为《严守财经纪律筑牢廉洁防线》的专题X课,班子成员均以普通X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学习研讨,带头撰写心得体会超过2万字。在查摆问题上,班子成员带头深入预算单位、服务企业征求意见,主动将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共带头查摆出班子集体问题5项、个人问题14项,为全局干部职工树立了标杆。在整改落实上,班子成员主动认领“老大难”问题,牵头负责“预算编制不够精准”“专项资金拨付流程优化”等重点难点问题的专项整治。“头雁效应”的充分发挥,有效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和行动自觉,形成了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生动局面。
(二)深化学习研讨,筑牢思想防线,推动纪律规矩入脑入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上的清醒是ZZ上坚定的基础。我们坚持把思想ZZ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
一是聚焦主题原原本本“学”。我们坚持把《中央BXGD》及其实施细则、《X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国共产X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财经纪律的重要论述作为学习的“纲”与“魂”。通过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学、X支部“三会一课”常态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研讨学、个人自学等方式,组织全体人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5个月来,局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相关专题开展集中学习研讨4次,各X支部累计开展主题学习超过50次,确保学习内容不折不扣传达到每一名财政干部。
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