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市重点食品销售企业集体约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企业界的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重点食品销售企业集体约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市食品安全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共同研究和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这既是一次问题通报会,也是一次责任压实会,更是一次工作动员会。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的负责同志,更重要的,是在座的52家重点食品销售企业的“掌门人”、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大家是保障我市食品市场安全有序、健康发展的骨干力量和中坚支柱。首先,我代表市市场监管局,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大家长期以来为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食品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产业发展,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X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就在几天前,202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这是首个以X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四个最严”的要求,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召开今天的会议,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深刻把握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广大食品经营企业的积极参与,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企业主体责任意识逐步增强,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尤其是在座的各位,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重点单位,在规范经营、保障供应、引领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风险就在眼前。食品安全工作容不得丝毫松懈和麻痹大意。从近期省、市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在体系检查、监督抽检和日常巡查中发现的情况来看,一些深层次、顽固性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在部分企业身上表现得还相当突出。根据会前通报的情况,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制度建设与执行脱节,规章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却未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二是人员管理与培训考核流于形式,食品安全总监、安全员职责不清,员工培训“雨过地皮湿”,考核走过场;三是仓储与设施管理存在漏洞,分区不明确、温控不达标、防“四害”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四是销售过程管控不严,临期食品管理混乱,存在销售过期食品的风险;五是追溯体系建设滞后,“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要求在一些环节成为空谈。
这些共性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个别企业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认识的偏差,是管理上的短板和执行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在这里不想点名批评,但希望相关企业能够对号入座,闻过则省。除了这些体系性的问题,我们通过监管执法和数据监测,也发现了一些具体的风险点。根据统计,仅在2024年,我市就组织开展了“你点我检”活动1233批次的抽检和384批次的快速检测对食用农产品的抽检更是达到了58553批次。今年7月份,我们最新一轮的专项抽检中,共抽检食品920批次,就发现了11批次不合格产品。这个不合格率虽然不高,但我们要明白,对每一个消费者而言,买到不合格产品,概率就是100%。每一个不合格的数据背后,都是一个具体的、鲜活的食品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