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讨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XX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启动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集思广益,共同谋划好未来五年X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X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十五五”时期,即2026年至2030年,是XX市在新征程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五年,是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城乡区域深度融合、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跃升的攻坚五年,更是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冲刺五年。编制一个高质量、有远见、能落地的“十五五”规划,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这不仅是一份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更是一份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这项任务。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登高望远,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使命
科学谋划未来,必须精准把握当下。编制“十五五”规划,首要前提就是要把XX的发展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中去审视,置于全国全省的发展大格局中去考量,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第一,要深刻认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从全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经贸规则加速重构,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风险挑战。从全国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XX市作为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第二,要精准把握战略机遇的叠加性。国家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为XX市承接高端要素溢出、深化区域协同联动提供了广阔舞台。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沿江地区转型发展、跨江融合发展,为XX市提升城市能级、优化发展布局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些战略机遇相互交织、效应叠加,构成了“十五五”时期XX发展的最大红利和最强支撑。规划编制工作必须紧扣这些国家和省级战略,主动对接、深度融入,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力争将战略势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发展动能。
第三,要清醒看到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经过“十四五”时期的不懈奋斗,我市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福祉不断增进,为开启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产业体系“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依然明显,“双轴驱动、三区融合”的格局有待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日益趋紧;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都是“十五五”时期必须正视并着力破解的课题。
因此,“十五五”规划的编制过程,就是一个审时度势、扬长补短、化危为机的过程。必须坚持胸怀大局、站位全局,既要看到光明前景,坚定发展信心;也要看到困难挑战,增强忧患意识。通过科学的规划,引领全市上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