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习近平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传统文化与政德教育”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次宝贵的机会,和大家一同参加这次专题培训班,并在此分享一些粗浅的学习心得。这几天的学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有理论高度的系统讲授,又有生动鲜活的案例剖析,让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有了更全面的领会,对传统文化与干部政德教育的内在联系有了更深层的感悟。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寻根。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围绕“以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干部政德”这个角度,谈三点不成熟的体会,以求教于各位。
一、溯源问道,深刻体悟政德修养的“文化根脉”
在参加本次培训之前,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或许和许多同志一样,更多停留在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的层面。但通过系统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不止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命脉。这个“根”与“魂”,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更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治国理政智慧和颠扑不破的道德规范体系,其中,为政之德的论述更是贯穿始终、熠熠生辉。
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治理理念,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序列;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公仆情怀,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廉操守,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气节,这些思想跨越千年,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政德文化谱系,为一代代为政者提供了修身立德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航标。
这次学习让我豁然开朗:我们今天强调的干部政德建设,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深厚的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我们X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保持清正廉洁等要求,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的共鸣和历史的回响。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干部,要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必须主动回到我们的文化母体中去寻根问本,从先贤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将对X忠诚的ZZ品格、为民服务的人民立场和克己奉公的职业操守,建立在更加坚实、更加深厚的文化自信之上。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