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市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老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总结上一阶段我市老龄工作的成效与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刚才,会议传达了全省老龄工作会议的核心精神,XX区、XX县、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卫健委等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和思考,听后很受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共同推动我市老龄事业再上新台阶。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认识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大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市情。我们XX市作为全省乃至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做好老龄工作,不仅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大计,更是事关发展全局和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始终将其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构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我们坚持系统化思维,积极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市、县、镇、村四级养老服务网络不断织密建强一批枢纽式的养老服务综合体、示范性的长者幸福食堂、覆盖广泛的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精心打造的“XX年益寿”养老服务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让广大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多元、优质的养老服务。
二是重点民生项目成效显著。我们始终将老年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将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自2020年启动以来,我们坚持“一户一策、精准改造”的原则高质量完成了超过13845户老年人家庭的改造任务。通过对地面、厨房、卫生间等关键区域的精心改造和智能化设备的安装有效提升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这项“小改造”带来了老年人幸福感的“大提升”,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是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我们深刻认识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必须推动养老事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在“医养结合”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的深度合作模式,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稳步实施,着力构建集“预防、治疗、照护”于一体的综合健康服务网络。同时,我们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培育康养、旅居、老年教育等新业态,努力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银发机遇”。
四是要素保障投入持续加大。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在财政投入、政策供给、人才建设上向老龄事业倾斜。我们明确提出,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要有55%以上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仅2024年,市财政就专门安排了1000万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并下达了超过151万元的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保险项目资金,为养老机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和省级财政也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例如,在新一轮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中,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就为我市分配了2360万元的专项资金。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我市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市老龄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深刻挑战。截至2023年底,我市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01.5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30.12%,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更是高达22.86%。这一比例远超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我们的老龄化呈现出“增速快、基数大、寿龄高、空巢多”的显著特征高龄、失能、独居、空巢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市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养老资源配置尚有差距,专业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仍然不足,医养康养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力推动我市老龄事业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