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X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同志们:
今天,中心组安排专题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机会十分难得。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很有启发,结合工作实际,谈得都很深刻。下面,我也围绕学习主题,从个人角度分享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主要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思考,不求全面,希望能和大家一同深化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一、重温经典,深化对经济工作根本规律的再认识
反复研读《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其中一个很深的感触是,书中的许多重要论述,虽然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但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对于指导当前的经济工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特别是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论述,让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总书记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重要文章中明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最终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让我深刻反思,过去一段时间,在看待经济问题时,是否有时会不自觉地陷入“需求决定论”的惯性思维,把增长的希望过度寄托于投资拉动和政策刺激。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二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形成动态的平衡。强调供给侧,绝不是否定需求侧,而是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的良性循环。
联系到我区的发展实际,这一点尤为重要。作为一个中心城区,我们的资源禀承、空间限制决定了无法走粗放式扩张的老路。我们的优势在于供给侧,在于能否提供更高品质、更具创新性、更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产品与服务。反思当前,我们的供给结构是否完全适应了需求结构的变化?比如,在高端商务服务领域,我们是否培育出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品牌?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方面,我们是否打造出了能够引领行业变革的新业态、新模式?这些问题,正是《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引导我去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它提醒我,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上来,这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