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公司2025年上半年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关于人才强企的战略部署,系统性加强公司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储备核心动能,*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围绕“引、育、用、留”四个关键环节,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举措。现将上半年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举措与实施成效
上半年,公司坚持战略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通过系统化的制度设计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全面推进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思想ZZ引领,筑牢青年理想信念根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而理想信念是人才成长的根本保障。公司始终将加强青年员工的思想ZZ建设置于首要位置,旨在淬炼其自立自强的坚韧品格,磨砺其主动担当的奋斗精神。为实现此目标,公司着力打造了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矩阵,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避免理论灌输的枯燥。上半年,公司共组织开展青年理论学习活动6次,通过集中研读X的创新理论文章、权威专家解读等形式,引导青年员工在字里行间深刻感悟思想伟力,并结合公司承担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探讨理论如何指导实践。同时,组织观看了多部红色主题影片,并开展了2次赴本地历史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活动,让青年员工在重温峥嵘岁月、感受厚重文化魅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职业使命感,将个人发展与企业使命、国家战略紧密相连。
(二)聚焦核心能力提升,构建梯次化人才成长平台
公司深刻认识到,青年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实践的锤炼。为此,公司坚持把工程项目一线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主阵地和“练兵场”,通过“压担子、搭台子、指路子”,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历练体系。
1.依托重点工程,打造青年成长“试金石”。公司充分利用承建如*湖*隧道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社会影响大的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优势,有计划地将青年技术骨干安排在关键技术岗位和核心管理环节。此举不仅是业务推进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在项目实践中,鼓励青年员工敢于挑战技术难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据初步统计,上半年由青年员工主导或深度参与的技术微创新、小攻关活动达10余项。例如,在*隧道项目的防水工艺环节,一支由青年工程师组成的攻关小组通过对施工流程的精细化优化,并引入新型检测设备,不仅使该关键工序的一次性验收合格率提升了约5个百分点,还在材料使用和工时方面实现了约1.5%的成本节约,展现了青年人才在推动项目精细化管理中的巨大潜力。
2.深化“传帮带”机制,加速知识与经验传承。为系统性解决青年员工经验不足、成长周期长的问题,公司持续深化导师带徒制度。上半年,公司积极响应并参与*集团的人才“一号工程”,精心选配了15对优秀师徒参与集团层面的“青蓝计划”人才培养实践活动,通过跨单位、高标准的培养模式,拓宽青年员工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公司内部同步启动了第二届“传帮带”人才培养活动,经过双向选择,12对师徒顺利结对。该活动建立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定期的沟通反馈机制和最终的成果考核标准,确保“传”有内容、“帮”有方法、“带”有成效。为确保培养质量,公司对导师资格进行严格筛选,导师多为具备十年以上行业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或项目负责人。根据活动中期评估显示,超过85%的学徒在其导师和部门负责人的共同评价中,至少在两项核心业务能力上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