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开区应急管理局X组书记关于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筑牢XX江生态安全屏障的研讨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参加本次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集中学习,我的感触很深。通过再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省重要讲话精神,我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伟力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刻的把握,对于作为一名身处XX江畔的应急管理人所肩负的生态安全使命,有了更为清醒和坚定的认识。
作为应急管理部门的干部,职责使命就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根本大计的今天,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生态环境风险;最重要的安全,就是生态安全。下面,结合我的本职工作,围绕如何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应急管理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体会和打算。
一、深化思想认识,从ZZ高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高度,才能在实践中展现新作为。对应急管理工作而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是必须站稳的ZZ立场。
第一,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应有之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过去,我们谈应急,更多想到的是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一场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其危害烈度、影响范围、处置难度丝毫不亚于任何传统安全事故。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就是从根源上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作为应急管理者,必须将生态安全纳入“大安全”的范畴,把防范遏制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ZZ任务来抓。
第二,深刻认识到守护XX江安澜是应急管理部门的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将修复XX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这不仅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更是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们XX经济开发区地处XX江畔,沿江企业众多,化工、仓储物流等产业集聚,这些都是潜在的重大风险源。《XX保护法》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沿江矿山、化工厂、尾矿库等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这意味着,我们的风险防范雷达必须覆盖到每一寸岸线,应急预案的“作战图”必须精确到每一个风险点,确保一旦有事,能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坚决防止“一滴污水入江”,当好守护XX江肌体健康的“前哨”和“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