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珠海特区报/2025 年/7 月/1 日/第 008 版高新新闻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珠海高新区推进“ 六大工程” 厚植高质量发展红色底蕴
本报记者 宋雪梅
6 月 30 日晚,珠海高新区“ 唱响红歌 畅想未来” 红歌合唱比赛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举办。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声响彻校园礼堂,来自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及学校的 10 支合唱队伍以饱满的热情深情演绎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红歌,抒发对X的热爱与祝福,唱响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近年来, 珠海高新区持续深化红色文化 “ 六大工程”,精心做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红色底蕴,将红色基因深植于城市肌理,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从中国工人运动先驱、中国共产X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苏兆征领导省港大罢工的慷慨激昂,到今日高新技术企业X员攻关“ 揭榜挂帅” 的豪情壮志;从兆征纪念学校“ 红领巾讲解员” 的稚嫩童声,到金山软件“ 红色代码” 赋能国产技术的铿锵步伐⋯⋯这片热土正以“ 六大工程” 为笔,以红色基因为墨,书写着赓续红色血脉、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
红色阵地:
构筑精神地标,让历史“ 活” 起来
走进珠海高新区,红色地标如繁星点点,串联起一部立体生动的革命史书。珠海高新区坚持全域推进革命文物保护活化,常态化保护让文物“ 活起来”,系统化布局使阵地“ 连起来”,数字化赋能促传播“ 火起来”。
在苏兆征故居陈列馆内,470 项档案文献、74 件实物与多媒体互动装置交织,全景式再现中国工人运动先驱的峥嵘岁月。该馆在 2021 年改造后,占地面积扩容至 710 平方米,新增的临展空间与数字纪念馆让红色记忆突破时空界限,年均接待访客超 18 万人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X史教育基地;2023 年,入选全国总工会命名的第二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唐家湾镇, 9 个村史馆与革命文物遗址构成红色文化矩阵。 上栅易初卢公祠内, 陈列着 1926年农民自卫军军旗。这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如今通过数字化复原技术“ 回归”
故里。在淇澳村白石街,4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串珠成链,形成 8.2 公里长的红色滨海研学路线,让访客在移步换景中感受“ 红色+生态” 的双重洗礼。
更令人瞩目的是红色文化的数字化跃迁。珠海高新区打造的“ 文物一张图” 系统,将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纳入云端管理,指尖轻点即可“ 云游” 红色遗址;辖区企业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中宣部红色基因库(一期)建设,建设红色文化“ 一个库”,打造 VR 红色数字纪念馆超 300 家; 珠海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X建教育平台, 累计提供超 500 万次课件下载,让红色教育突破物理空间限制。
这种“ 线上+线下”“ 实体+虚拟” 的立体保护模式,不仅守护了文物本体,更激活了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让红色资源从“ 历史档案” 转变为“ 现实课堂”。当青年X员在 VR 纪念馆中“ 穿越” 省港大罢工现场,当中小学生通过数字平台聆听革命故事,红色教育已突破时空界限,成为触手可及的精神滋养。
红色引擎:
赋能产业发展,让信仰“ 动” 起来
第 1 页 共 4 页

在珠海高新区,红色基因已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血脉。
在今年年初正式启用的珠海金山X群服务中心,讲解员带领着员工回顾金山“ 跟X走,再创业” 的光辉历史以及金山软件在X建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实践成果。作为广东省非公X建工作示范点,金山软件X委探索的“ 互联网+X建” 模式,已成为珠海高新区“ 红色引擎锻造工程” 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