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任何场合都不要采取社交低位姿态!你越是率性而为,对自己的掌控力就越强,别人就越是不敢僭越
有些人明明能力不差,见了领导却唯唯诺诺,和领导待在一起就别别扭扭,不敢接话;
同事把活儿推过来也不敢拒绝,怕得罪了同事;
开会时脑子里有想法,嘴却像被粘住似的张不开。
说到底,都是被“权力低位感”这东西给绑住了。
可你大概没意识到:卑微换不来尊重,只会招来得寸进尺的践踏。
要真正活成不好惹的清醒人,就得做到说话做事不瞻前顾后,行动雷厉风行——你越拎得清,别人越不敢轻视你。
1.不要害怕被伤害,学会对伤害麻木脱敏。
有人会因为领导一句重话琢磨一晚上,被同事阴阳怪气几句就郁闷大半天,就连旁人无关痛痒的闲聊,都能硬往自己身上套,搅得心神不宁。
但真正厉害的人,早就练就了对“没用的伤害”脱敏的本事。
所谓脱敏,不是摆烂式的不在乎,而是主动筛选情绪干扰。你要明白,自己心里波涛汹涌时,别人可能根本没当回事,过度敏感反而会让身边人觉得你“难相处、玻璃心”。
给别人发个微信,半个小时没收到回复,内心就开始上演一部甄嬛传:“是不是我哪句话表达得不好让他不高兴了?”……而事实上只是对方没看见或者还不知如何回复而已。
这种无端的猜忌,只会让你觉得“世界充满恶意,必须时刻提防”,这对你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无谓的内耗。
2.该硬气就硬气,敢直面可控的冲突,才能守住自己的利益。
情绪上稳住了,不代表麻烦不会找上门。
体制内的老好人,往往是低位感最重的一群人:别人该干的活儿,一句“你年轻多担待”就推过来;
自己的功劳,被同事一句“大家一起干的”就抢走。
冲突说白了就是利益博弈,只要能想到最坏结果,并且扛得住,就没必要躲,坚决地迎接甚至制造这个冲突。
只要最坏结果在你承受范围内,就大大方方把话说透、把事做明。
体制内没人真会为难“有理有据、敢作敢当”的人,反而会欺负没底线的老好人。
3.不主动伤人,但要学会“接住”别人的恶意。
体制内难免遇到阴阳怪气、暗中拆台、捧高踩低,与其躲着怕被伤害,不如主动学会应对,慢慢就会脱敏。
培养“不好惹”的气质,关键不是攻击性强,而是被冒犯时敢把恶意摆到桌面上——你越是妥协退让,别人越会觉得你“好拿捏”,最后只会被吃干抹净。
开会时被当众质疑“方案是不是抄的”,别急着脸红辩解,更别当场翻脸,而是直视对方,语气平稳地说: ……(长按识别二维码↓↓↓↓解锁隐藏内容,完整内容在星球)……。用冷静、简短的事实回应,既避免了情绪化争吵,又明确传递出“我不好惹”的信号。
4.在基本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形成率性而为的习惯,摆脱瞻前顾后的恶习。
低位感的核心,往往是太在意别人眼光:说话前先想“领导会不会不高兴”,做事前先猜“同事会不会有意见”……
但不好惹的人都懂,率性不是口无遮拦,而是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感受和原则放第一位。
没有任何人比你优越,先满足自己再满足他人。你越是率性而为,对自己的掌控力就越强,别人就越是不敢僭越。
能决定自己怎么想、怎么做,不被别人态度左右,不被外界评价裹挟,这才是真的不好惹。
5.大家各取所需,没必要把自己放低位。
很多人在领导、资深同事面前不自觉放低姿态,根源是没看清职场关系的本质:大家不过是“各取所需”的合作者,没人天生比谁高贵。
领导需要下属帮他干活出成绩,下属需要领导给平台给机会,同事之间需要互相配合。
平视不是傲慢,是清楚自己的价值。
遇见比自己“厉害”的人,你可以在心里默念三句:“他的职位背景是他的积累,不是我的枷锁”“我有我的优势,没必要用别人的长处否定自己”。
说到底,
体制内最核心的“权力”,不是职位高低,是你永远不会被放在低位的底气。
从今天起,放下没必要的害怕和讨好,大胆说你想的说、做你想做的,你会发现,所谓的低位感,不过是纸老虎,一戳就破。
真正的职场底气,从来不是靠“依附别人”获得的,而是靠“守住自己”挣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