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乌兰察布日报/2025 年/7 月/1 日/第 001 版
文明花开耀检徽
——集宁区人民检察院获“ 全国文明单位” 称号
本报记者 李敖民
从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馆的创新实践,到 12309 检察服务中心的暖心服务,再到社区街道的普法身影,集宁区人民检察院以文明创建为纽带,将司法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的具体行动。在这里,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民生、传递温情的坚实力量。
法治教育护成长
“ 从出生这一刻起,宪法便开始保护你⋯ ⋯” 集宁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馆的 VR互动体验区热闹非凡,成为了学生们最喜爱的“ 打卡地”。
近日,集宁区工农路小学的学生们在这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探索之旅。“ VR 体验太有趣了,就像真的在经历这些事情一样,在这里我学到了好多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 ” 集宁区工农路小学五年级学生王路彬兴奋地说。
“ 鉴于孩子们平常接触的法律知识较少,我院打造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馆,馆内设置沉浸式体验项目,以科技创新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知识。” 集宁区人民检察院“ 北疆蒙芽· 晨曦未检” 工作室工作人员张慧介绍,法治教育馆从 2023 年 9 月揭牌以来,已吸引 10 所学校 892名学生走进“ 沉浸式课堂”。下一步,集宁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发挥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馆的作用,不断创新法治教育形式和内容,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治教育服务,让法治的种子在未成年人心中生根发芽。
除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馆,集宁区人民检察院还精心搭建了模拟法庭实践平台,让法治教育
从“ 观感体验” 升级为“ 角色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