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法治报/2025 年/7 月/21 日/第 001 版
以法之名护一城青绿
——高平市检察院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
本报记者 郭志平 通讯员 李海芳 李娜 郭斌
盛夏的长平大地山清水秀,花开满城。近年来,在深入推进大美高平生态环境建设中,高平市人民检察院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织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网,为服务保障和推动高平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筑牢河道安全
守护碧水安澜
丹河是高平市境内第一条大河,是贯穿高平南北的重要河流。河道内垃圾随意倾倒,不及时清运可能造成土壤、水体污染,影响河道的行洪安全,对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近年来,高平市检察院严格落实“ 河长+检察长” 工作机制,联合高平市河长办多次进行巡河,摸排河道“ 四乱” 线索,卓有成效地加强了水体污染综合防治,推动了河道生态保护和修复,把“ 一泓清水入黄河” 的美好愿景逐步变为现实。
据统计,2022 年以来,高平市检察院办理涉河道公益诉讼案件 26 件,督促行政机关履职,共清理河道建筑、生活垃圾等废弃物 20 余处 5 万余立方米,将侵占河道的电线杆等进行拆除,消除了防洪安全隐患,改善了丹河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守护了河道的清澈与美丽,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了检察力量。
护航农田安全
整治“ 白色污染”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粮食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国计民生。高平市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
职能,就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开展公益诉讼小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