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商丘日报/2025 年/7 月/22 日/第 004 版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商丘“ 十四五” 发展巡礼之行业卷· 法治篇
检润乡野 法兴“ 三农”
——永城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履职服务乡村振兴
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冰 通讯员 胡仲宇 郑博文
“ 检察官,两万块的赔偿款到账了!多亏了那场听证会,我这心里堵了好几年的疙瘩,总算解开了!” 电话里,永城市居民戚某的声音难掩激动。
几年前, 戚某在自家宅基地搭了个铁皮棚, 却因部分棚体越界占了基本农田, 被卫星遥感 “ 逮”个正着。2021 年 3 月,他收到《责令改正通知书》 ,要求三日内拆除违建。然而,通知送达的次日,机械轰鸣声就打破了宁静——他的棚子被强制拆除了。
“ 棚子违建我认,可这‘ 突然袭击’ 算怎么回事?” 满腹委屈的戚某将行政机关告上法院。法院判决确认:棚是违建,但行政机关跳过法定催告、决定、公告等程序,强拆行为违法。官司虽然赢了,赔偿款却迟迟未兑现,双方矛盾悬而未决。
转机出现在永城市人民检察院介入后。一场开在田间地头的听证会,让冰冷的判决书变成了暖心的赔偿款,也真正拆掉了官民之间那堵无形的“ 墙”。这起“ 小案”,正是检察机关积极履职、服务“ 三农”,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生动注脚。
护农兴产:筑牢粮食安全“ 压舱石”
“ 你看这金灿灿的麦子,多好啊!今年收成稳了,心里头更踏实!” 麦收时节,永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站在田埂上,身旁的农民朋友望着翻滚的麦浪,黝黑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该院聚焦耕地“ 非农化”“ 非粮化” 及污染破坏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利剑作用:开展“ 守红线,护良田” 专项监督活动,针对非法占用、破坏耕地等违法行为,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 8 件,督促其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成功办理 5 起非法占用农用地公益诉讼案件,形成强大震慑力,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百余亩,让“ 沉睡”的土地焕发新生,牢牢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加强涉农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坑农害农犯罪,维护健康有序的农资市场环境,为春耕秋收保驾护航。
“ 老乡,天热,喝口水!机器有啥问题没有?” 炎炎夏日,“ 三夏” 抢收如火如荼。检察官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 服务‘ 三夏’ · 检察护航” 专项活动,看望慰问奋战在夏收、夏种一线的群众和基层干部,为驻村工作队员送去防暑降温物资,详细了解农机保障、粮食收购、秸秆禁烧等环节的困难与法律需求。他们不仅仅是慰问者,更是服务者、保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