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最重要的生存技巧是要学会对领导祛魅
前两天写的“鞭打快牛”现象为什么只在体制内单位出现,被很多读者看到,有人问,事实是这样一个事实,然后呢?
这个问题翻译过来就是对于体制内的快牛们来说,应该怎么去应对“快的一直快,慢的一直慢”这种现象?
其实对于大多数快牛来说,一方面大家只是还不想躺平,还不想认输而已,在当打的年龄还是想做出一些成绩的,另一方面大家干活还是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好分内该做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自己接受付出与劳动划不了等号,否则也不会一边很痛苦,一边又不得不当快牛。
今天我们来聊聊体制内最重要的一个生存技巧,学会对领导祛魅。
先说我自己的一个例子,23年,我跟我的直属领导,他是我们的办公室主任,同干一个项目,那时候我们一起称兄道弟,那年年会上他喝多了我开他的车送他回家,路上他哭的稀里哗啦,说一定要替兄弟们找条出路。
每次我负责干活,他负责去大领导面前吹风做宣传,他很擅长这个,就像打牌一样,一对小三的效果能被他包装成一对老K,要是抓到老K了,那肯定能被他吹成金花。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我俩相安无事,因为我是他的手下,又直接替他干活,相当于他的影子,我的工作状态他很了解,而且因为好用,所以我在他对外宣传的口碑也一直都很好。
转折点发生在去年,大领导让他独自建团队牵头去搞一个新项目,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我没能跟着他一块去干这个新项目,还在干原来的老项目。
他依然是我的办公室主任,但从那以后,我跟他的关系就日渐愈下。
每次我出差回来他都要以各种理由当众盘问我为什么出差这么久,外面需要配那么多人吗,有那么多活要干吗,我在他口中的口碑更是急转直下。
开始每次他说这些的时候我都还据理力争地把我们干活的内容条目化的理出来讲给他听,或是让团队成员直接形成汇报材料邮件发送给他,也跟他说了可以去找项目总师去了解了解情况。
到后来跟他连续争吵过几次之后,我想明白了,他只是单纯想说你不行而已,但你是真的不行吗?为什么一定要在他这儿说你行呢?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给大家说明一个道理:
你的能力可以不被你的领导认可,但这代表的只是他认为你不行,或者单纯的他就是不想认可你,并不一定是你的能力真的不行。
原来的老项目我的直属领导他是跟我一起干了将近四年时间的,到底活多活少、有活没活他心里能没数吗?
你看我写的文章鞭打快牛现象,里面提到的观点平常我也会和有些领导以及同事碎片化的交流,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太多的认可,但是发到我的公众号里,到目前阅读量早都破了10万,留言超过300条。
你能说这个观点不代表大家的心声吗?是错误的吗?我觉得一定不是的。
但你说我们这些普通人都能看到快牛慢牛,那些从人中龙凤筛选出来的领导们看不到吗?我觉得也一定不是的,他们肯定也能看到。
领导也是人,他们也是一步步从年轻时候的我们爬上去的,爬上去的动机我在之前写的国企中想当领导的真相里面也讲过。
不是说他就一定有多牛,而是他更早比我们领会到这个环境中的游戏规则,并愿意去按照这个游戏规则执行。
我见过很多牛逼的领导,大甲方也算领导,常常因为他们在这个行业的地位是垄断性的,导致他们会一直是大甲方,他们的态度会让人很不舒服,或压迫感十足、或态度傲慢、或盛气凌人。
我们有的同志,尤其是年轻刚踏入职场的同志遇到这种情况,说话会打哆嗦,不具备和领导们直接对话的能力,更别提发现对方的需求了。
为什么?因为本质上他们在心里就已经让对方凌驾于自己之上了,他不认为自己能够和对方平等对话。
但实际上作为快牛来说,你比领导恰恰更具备这种对话的能力,而越是大的领导更是大象对蚂蚁,只要站上同一个舞台,你就已经赢了。
何况领导们根本离不开快牛,因为慢牛他们使唤不动,也不好用,他们也有出业绩的需求,来给他们的领导交差,而这又必须依赖于快牛们,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可以讲条件的资本。
不过有一点要清楚的是快牛们并不是只有你,领导离不开快牛们并不代表离不开你,所以必须还要做的一步就是持续提升自己的能力,持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个领导可以说你不行,但不能所有的领导都说你不行。就像我的办公室主任前两年说我行,现在说我不行了,但是我们共同的大领导说我行,大领导比他的声音大,那我依然还是行的。
当你在你的圈子里历练到独一档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有资格做选择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