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关于提拔晋升的6条感悟!深刻
01 从来没有等出来的提拔
有句话说得好,你若是不主动向领导走去,那领导永远不可能向你走来。
现实的情况是,领导有很多下属可以选用,而你却只有领导这一个向上渠道。所以,主动进入领导的视野,主动向领导展示能力以及表达态度,你才有可能得到提拔晋升的机会。倘若领导都不熟悉不了解你,那又如何敢举荐或者重用你呢。
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就是反面典型。哪怕工作有需要,他也不愿意跟领导多接触,结果就是他也干了不少工作,但领导对他的评价却是“能力一般,情商一般,还需要锻炼”。
不管是想要得到好处,还是想要提拔晋升,领导都是你越不过去的那道坎,不主动很多时候就意味着没有机会。
02 建立私交才是提拔晋升的关键
很多时候,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往往就意味着疏远,因为你跟领导的关系只是“公对公”。
你跟领导只有工作上的联系,那领导对你的感情也只会有工作上的感情,这时候想要得到领导的关照,甚至提拔晋升,大多数时候是不可能的。因为额外的价值才需要额外的奖赏,你只是把基本工作干好了,那为什么要给予你额外关照,乃至提拔晋升呢。
你看,领导很多时候提拔重用的都是那些跟他有亲密关系的人,俗称“自己人”。所以,在工作之外也加强与领导的联系,才能培养更多的感情,也才能拥有更多的竞争力。
就像逢年过节要多去看望拜访领导一样,领导要的不是你那点东西,而是你对待他的感情和态度。
03 不要为了提拔不择手段
提拔只是一时的,但做人做事却是长久的,不要为了一时的提拔而丢掉了口碑和底线。
一个人在圈子里面混,肯定是要讲口碑的,如果口碑不好,即便暂时获得了提拔,那也不会长远。就像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不能去搞举报等极端之举一样,可能有的人确实不道德,但破坏“潜规则”的人也注定不可能再有发展,因为口碑和底线没有了。
其实,几乎所有走上中层以上领导岗位的人都深谙所谓的“潜规则”,他们对于规则往往有着超过一般人的深刻认知,他们既是规则的参与者,也是规则的维护者。
资源和机会向来都是僧多粥少,如果竞争实在太过激烈,那等一等未尝不是一种选择,非要去强求总归是不好的。
04 功绩,有时候是领导决定的
你有没有工作成绩,有时候并不是你有没有能力或者够不够努力所决定的。
那是谁决定的呢?其实,是领导决定的。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干出业绩,就能得到赏识,以及争取到提拔晋升的机会;但实际情况却是,只有得到了领导的赏识,才有机会干出成绩,也才能得到提拔晋升的机会。这个顺序不能搞反了。
也就是说,领导给谁机会去建功立业,那谁就能干出功绩来,而不是领导看谁干得好或者干出了成绩才去提拔谁。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就是权力选人用人的逻辑。
所以,我们在追求进步的时候,一定不要搞反了顺序,不是说能力素质强就会被重用,而是领导用着顺手才有可能得到重用。
05 很多提拔其实早早就开始谋划了
一个人被提拔,这只是你看到的结果,但实际上这个人的提拔可能很早就开始谋划了。
最高明的布局其实是很难察觉的,因为在有些领导的运作下,一切无影无踪,好像非常正确且符合规定和要求,但领导早已把控了整个过程,让很多事情变得顺理成章。就像领导为下属铺路搭桥一样,得到支持的人就能干出成绩,得到锻炼就会具备更多能力。
你以为现在的提拔还像以前那样(强搞硬上)吗,只有傻瓜才会无视规则和秩序,真正的高手都在借助规则谋事成事,他们看似遵守了规则,但却也巧妙地利用了规则。
不管在哪里,都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爱,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事出有因的,越早开始布局,那在节点到来的时候就越能有所斩获。
06 拥有过硬能力,才能胜任岗位
如果你不具备某个岗位的能力素质,那即便你上去了,最终也会因为痛苦和不堪而下来。
比如,很多中层以上的领导岗位都不是单凭专业能力就能胜任的,还需要你具备一定的人脉关系资源,否则很多事情你是摆不平的。换句话来说,一个没有人脉资源的中层领导,很多时候干起工作会比较掣肘,因为缺少资源支持很多问题就是不好解决。
就像“潜规则”本身也是一种筛选一样。为什么单位更喜欢提拔那些有背景关系的选手,因为他们上去以后,可以借助这些背景关系推进工作、解决问题。
资源多,肯定更有利于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肯定更喜欢提拔有资源的选手,而不是专业能力强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