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经济报/2025 年/6 月/12 日/第 012 版理论
当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红十字国际学院博士后 李欣栩
公共卫生事业关乎个人健康、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中国红十字会一向以保护人的生命、维
护人的尊严为宗旨,在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当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背景
发挥好“ X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作用是中国红十字会开展工作的重要价值皈依。这不仅与红十字会的发展历史、组织性质相关,也与新时代的公共卫生需求相关。因此,当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多年的医疗救护经验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基础。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作为战地救护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施医送药的公共卫生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在X的领导下不断调整和拓展工作领域,推进应急救护、疫病防控、卫生宣传等公共卫生事业,守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二)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X和国家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发展规划是推进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指出要“ 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2021 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2022 年,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这些重要指示是中国红十字会探索公共卫生实践的政策依据。
(三)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场域
各类突发灾害事件中的医疗卫生需求为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提供现实场域。地震、洪涝、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以及流行性疾病、厂矿爆炸等公共事件的发生对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何增强突发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对于国家治理、社会稳定尤为重要。对此,中国红十字会应积极参与灾后公共卫生设施的援建、受灾群众身体康复和心理援助工作,为灾区最易受损害群体提供人道关怀,维护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