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财会信报/2025 年/7 月/14 日/第 006 版业界
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措施研究
镇平县审计局 仵媛
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双重背景下,企业治理结构面临多重挑战,会计审计作为内部监管及战略决策的核心工具,其效能直接关乎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潜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迭代升级、环境社会治理(ESG)框架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对传统审计模式提出了颠覆性要求。然而,现行审计体系在独立性保障、技术适配性及职能定位等方面暴露出结构性矛盾,导致风险预警滞后、资源配置低效等问题频发。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剖析审计机制缺陷、探索适应性改革路径,不仅是企业应对合规性挑战的必然选择,更是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命题。
一、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内容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已然成为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关键举措。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围绕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财务交易数据展开,主要涵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大核心工作。其中,会计核算环节,核算人员借助专业核算工具,运用科学规范的核算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等资料进行细致梳理,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推进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撑。而会计监督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全方位把控,旨在确保核算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客观性,杜绝违规核算行为的发生,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在现代化的会计审计体系里,会计核算同会计监督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防线,有力推动企业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稳健前行。
二、现代企业会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在管理机制层面暴露出显著的系统性缺陷。从宏观视角看,审计管理机制未能适应经济环境及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仍沿用传统模式,导致审计流程僵化、技术手段滞后。企业普遍缺乏权责清晰的审计岗位划分,职责边界模糊化使得审计工作难以形成有效闭环,进而影响风险预警及决策支持功能的实现。此外,管理层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审计部门在组织架构中独立性缺失,易受业务部门或高层主观干预,削弱了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及权威性。这一系列管理层面的结构性矛盾,不仅降低了审计效率,更阻碍了企业凭借审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目标。
(二)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审计质量提升的关键瓶颈。从专业视角分析,审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兼具财务、法律、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知识储备,而当前行业普遍存在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技能更新滞后的问题。部分企业忽视对审计团队的持续性培训,导致其难以应对复杂经济业务及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同时,职业道德建设缺失使得部分审计人员在利益驱动下偏离职业规范,甚至出现数据造假或舞弊行为。专业能力及职业操守的双重短板,不仅降低了审计结果的可靠性,还可能引发企业合规风险,对长期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三)审计制度执行效能低下
审计制度执行效能低下反映了制度设计同实际运作之间的深层脱节。尽管部分企业已建立书面化的审计制度,但其内容往往缺乏对业务流程的针对性覆盖,且未结合企业规模、行业特性进行动态优化。更为严峻的是,制度执行过程中监督机制缺位,导致审计流程流于形式化,独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