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企业家日报/2025 年/6 月/18 日/第 006 版理论
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齐鲁工业大学 李梦娇
引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X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 高校思政课是铸牢各民族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课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目前,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师水平有待提高、课程协同性不强等问题,需夯实教学基础、强化课程协同,全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
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一)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使教学素材更加多元化,为课程注入多维度的民族文化、历史实践及理论视角。这不仅丰富了教材的思想深度,更通过跨学科、跨文化的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结合“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设计研讨专题,既能增强课堂互动性,又能以情感共鸣提升民族教育的说服力,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育人实效的双重突破。
(二)助力学生树立团结意识,增进民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