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固原日报/2025 年/7 月/12 日/第 003 版理论
高校发展性资助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宁波职业技术大学 罗家文
高校学生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维护校园稳定、保障学生发展权利的基础性工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以经济帮扶为核心,重点解决学生“ 能上学” 的问题。2020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 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为资助育人指明“ 育人为本” 的发展方向;“ 五育并举” 强调德育铸魂、智育启慧、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力行,为发展性资助提供了理念支撑和目标导向。因此,超越单一经济扶持,围绕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构建发展性资助路径,既是落实五育融合的时代要求,更是资助工作回归育人本源的必由之路。
一、完善发展性资助教育体系
在五育并举宏观视域下搭建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深度融入资助实践当中。德育铸魂方面,通过设置“ 感恩励志” 奖学金,规定受助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开展“ 红色资助” 主题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智育赋能环节,依托“ 资助—学业” 联动机制,为学业有困难的学生精准匹配导师,设立“ 科研启航” 资助金,同时支持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提升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体育强身层面,借助“ 阳光体育” 专项资助,提供各类活动资源,组织体育联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美育浸润方面,资助学生参与高雅艺术活动,开设“ 艺术工坊”,支持非遗传承调研工作,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与文化自信;劳育固本板块,设置专业融合型勤工岗位,要求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完成工作,设立“ 劳育创新” 孵化基金,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达成以劳促学、创造价值的目标。五育协同构建物质帮扶与精神成长并重的育人格局。
二、组建高素质发展性资助工作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