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鹰潭日报/2025 年/6 月/27 日/第 003 版理论探索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助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西南科技大学 肖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我们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源泉。这些流淌在血脉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既铸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沃土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保证。本文从多维视角探讨如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深层滋养与创新动能。,会员享受50万+最新 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深层滋养: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积淀着深邃的人文精神内涵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更蕴含了广泛的社会实践智慧。以道家思想体系为例,《道德经》提出的“ 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与“ 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为在信息洪流中迷失的现代人指引着心灵归处。儒家倡导的“ 仁爱”“ 礼义”,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同时,也为现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二者都体现了古代智慧对当代社会指导的实践价值。这一实践价值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 数字文物库” 建设中得到了体现,让诸如《千里江山图》这样的国宝得以数字化重生。更让人称道的是《国家宝藏》和《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节目以“ 文物+戏剧”“ 典籍+影视化” 的创新模式,通过虚拟现实(VR)等数字技术与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将《论语》 《道德经》等经典著作的思想精髓转化为符合当代审美的视听语言,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 博物馆” 到“ 生活场” 的创造性转化。这些创新实践,为同领域工作在方法论层面上提供了创新启示。
教育与引领: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