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榆林日报/2025 年/7 月/8 日/第 004 版聚焦佳县
佳县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筑牢绿色屏障 守护生态家园
记者 闫景 刘浩波 通讯员 翟晓锋
全域绿化、精细管理、全民参与⋯⋯去年以来,佳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在科学绿化上持续发力,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做大做强林业经济,不断拓展绿色版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全域绿化筑牢生态屏障
夏日时节,走进王家砭镇程家沟村的山峁间,一株株新栽植的红梅杏树苗迎风挺立,连成一
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为一种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优良树种,红梅杏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寒等特性,较为适宜佳县气候地貌特点。“ 今年,我们首次在全县实施红梅杏栽植项目,着力打造 1600 多亩红梅杏基地。项目涉及王家砭镇的 4 个村,目前已全面完成栽植任务。” 据佳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史伟涛介绍,红梅杏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防风固沙、改善土壤,还能为当地群众带来可观的收入,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在红梅杏栽植过程中,佳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整地挖坑、苗木选择、栽植深度等环节进行全程精细化指导。同时,着力加强后续养护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护机制,确保新栽苗木的高成活率。
为打好黄河“ 几字弯” 攻坚战,去年以来,佳县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全域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拓展绿色版图,结合地貌类型,科学规划布局造林工作。其中,在北部片沙区,以防风固沙为目的,建立防护林带,采用乔灌结合的方式进行大面积造林;在西南丘陵沟壑区,建立水土保持林带,以小流域为单元,遏制水土流失;在沿黄土石山区建立生态经济相结合的沿黄防护林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2024 年,全县实施营造林 5.3 万亩,绿化美化村庄 14 个,林草地质量稳步提升,历史性地实现了流动沙地在县域版图上的彻底消失,绿色版图持续巩固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