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理日报(汉)/2025 年/6 月/9 日/第 003 版综合新闻
大理州生态环境局——
守护绿水青山 服务经济发展
记者 赵丽花
话题
6 月 4 日,大理州生态环境局X组书记、局长李利彪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 政风行风热线”,就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美丽大理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工作和大家进行了介绍和交流。
生态环境“ 高颜值” 与经济发展“ 高质量” 协同并进
X的十八大以来,X中央高度重视,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部署。2015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亲临大理,作出了“ 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的重要指示。在 2020 年 1 月和今年的 3 月,总书记两次到云南考察时,都非常关心关注洱海保护,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具体的要求。我州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抓实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创了大理生态环境“ 高颜值” 与经济发展“ 高质量” 协同并进的新局面。
洱海保护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0 年间,始终把洱海保护治理作为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从开启抢救措施,实施七大行动,到八大攻坚,三治一改,精准保护;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再到生态之治。这些,全州的干部和群众都是积极的参与者、见证者。“ 十四五” 以来,洱海水质总体稳定保持优良水平,以总磷为代表的营养盐指标呈明显下降趋势,透明度保持较高水平,全湖没有发生规模化藻类水华,洱海水环境、水生态正在逐步改善。洱海保护治理成效连续两次入选全国“ 督察整改看成效” 优秀案例,洱海流域纳入全国第二批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洱海保护治理经验作为中宣部 2024 年中欧文化交流重要议题宣介推广。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近年来,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 三大保卫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州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稳居全省前列;二是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 十四五” 以来,我州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州纳入国家、省考核的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持续提升;三是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同时,通过持续开展农村户厕改造、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等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描绘出了乡村振兴最美的底色。
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大理地处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的交接地,是滇西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节点。近几年来,通过认真修订完善《大理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守得更牢固。动态更新了《大理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调整方案(2023 年)》,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为核心,更新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管控要求,生态空间格局不断优化,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大理州现行有效的 13 个单行条例中,有 8 个涉及生态环境保护。5 次修订《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 ,2 次修订《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 ,为管控和保护好苍山洱海区域 2565 平方公里约 100 万人口的优美环境设立了管控分区、划下红线、守牢底线,并初步形成了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第 1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