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陕西日报/2025 年/6 月/5 日/第 008 版专刊
绘就“ 生态绿”

涌动“ 三秦潮”
——陕西省生态文明宣教实践的多维探索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从“ 十三五” 的攻坚克难到“ 十四五” 的纵深推进,陕西的生态“ 颜值” 正在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日益夯实。
这份不断刷新的生态答卷,正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紧紧围绕“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这一核心任务,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教育厅、省水利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业局、团省委、省妇联、省少工委等部门,以“ 创新宣教方式、打造宣教品牌、提升宣教能力” 的系统思维守正创新,扎实推进宣传教育工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陕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育新风 浇灌文明基因“ 新苗圃”
在青少年中宣传秦岭生态保护,将生态环保的绿色种子播撒给更多青少年,教育引导他们从
思想到行动守护绿水青山,争当秦岭生态小卫士。
2025 年 5 月 15 日,“ 守护绿水青山 争当秦岭生态小卫士” ——秦岭生态小卫士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之环保实践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学校第二届科技环保节举行,为该校 2500 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生态环保“ 盛宴”。
活动中,孩子们穿上编织袋制作的礼服走秀、用朗朗上口的快板宣传环保知识、在戏曲舞蹈
中融入环保元素⋯⋯
活动现场,30 多名“ 环保小记者” 穿梭于各个展区,用稚嫩却专业的解说向同伴传递生态知识。
“ 臭氧竟然可以用来净化水质!今天我又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原来环保既可以很科学, 也可以很有趣。” 小记者畅夢瑗兴奋地说。
秦岭生态小卫士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自启动以来,已在陕西省内多个城市持续开展,通过
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升社会各界对秦岭生态保护的认识与参与度。
活动旨在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形成“ 认识秦岭——热爱秦岭——保护秦岭” 的良性循环,持续深化儿童青少年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参与。
自 2024 年六五环境日“ 环保小记者” 成团以来,近百名青少年陆续加入“ 环保小记者” 行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当秦岭“ 小卫士”。同年 8 月,西安市雁塔区的“ 小卫士” 们走进省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展厅,近距离感受生态治理成就;同年 12 月,在秦岭国家植物园专家生动的“ 秦岭的绿色珍宝” 科普课上,孩子们不仅汲取了知识,还展示了他们关于黏土地球、森林王国、神奇中草药等充满童真与创意的环保作品。
这些富有创意的作品,正是孩子们生态意识萌芽的鲜活见证。
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从最初的“ 秦岭小卫士选拔赛” 到如今的系列宣教活动,累计吸引近
10 万名少年儿童参与,活动相关信息网络点击量高达上亿次。
植文脉 绘就生态华章“ 新画卷”
第 1 页 共 4 页

“ 这里是黄河湿地,芦苇荡配上潋滟微波的湖水⋯⋯几只白天鹅从芦苇荡里翩然而出,在湖面优雅游弋,整片湿地因此灵动起来。 ” 这段动人描绘是出自陕西省大学生生态文学创作大赛的获奖中篇小说《天鹅与少女》。该作品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和团中央“ 全国志愿文学” 征文大赛二等奖,彰显了大赛的影响力。
自 2017 年以来,陕西省大学生生态文学创作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为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度,第六届大赛正式更名为生态文学艺术创作大赛。这一平台不仅为生态文学的繁荣提供了沃土,更为青年学子展现才华、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重要舞台。
大赛由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教育厅、省林业局、省水利厅、团省委和省作家协会等部门主办,面向全省高校大学生,征集以“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陕西” 为核心,涵盖生态保护、“ 双碳” 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及污染防治等主题的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原创作品。
8 年来,大赛影响力与日俱增。六届赛事累计征集作品超过 2 万件,活动及线上线下宣传覆盖数十万在校大学生,形成了强劲的生态文化品牌效应。
每年出版的《陕西省大学生生态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集》和由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题写刊名
的《生态文学》杂志(季刊)以其新颖的编辑和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受高校师生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