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市2026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2026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参保征缴工作。刚才,XX同志通报了2025年度全市的参保工作情况,成绩值得肯定。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4.24万人,常住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5.08%,这是连续第五年将这一关键指标稳定在95%以上,标志着“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全民医疗保障目标在我市得到了圆满实现。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以及全市各级各部门同志们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医保工作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以本次会议为标志,全市范围内的“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月”活动也同步启动。这既是一次工作部署会,也是一次动员誓师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认识新阶段医保参保工作的重大意义
全民医保是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回顾过去几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医保参保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首先,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民生底线更加牢固。参保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5%以上,这个数字背后,是近五百万市民的健康保障和家庭福祉。这不仅意味着绝大多数群众能够有效抵御因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更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为全市人民共同迈向富裕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健康屏障。这张全民覆盖、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网,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人民群众的“定心丸”。
其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我们积极推进医保制度改革,基金实行市级统收统支,管理更加规范高效。通过与财政、税务等部门的紧密协作,基金征缴和预算管理机制日益成熟。这些制度性的建设,确保了医保基金的安全、可持续运行,为提升待遇水平、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参保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95%的参保率是一个高水平的平台,但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应保尽保”,任务将更加艰巨。剩下的不到5%的未参保人群,往往是参保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他们主要集中于流动性强、就业形式灵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户籍变动频繁、人户分离的城乡流动人口,以及部分参保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的居民。要动员这部分人群参保,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采取更为精准、更具人性化的措施。
从更高的站位来看,做好新阶段的医保参保工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第一,这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基本医疗保险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制度基石,实现全民参保是构筑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第二,这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需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之一。一张全民共享、待遇公平的医保网,能够有效防止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是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安排。第三,这是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实践路径。医保参保工作涉及千家万户,考验着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基层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做好这项工作,本身就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