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淄博日报/2024 年/1 月/20 日/第 003 版综合
关于淄博市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4
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4 年 1 月 13 日在淄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闫桂新
一、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5.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 5.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5%、6.5%左右。536 个市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 103.6%、101.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5.9%。发放各类消费券 6805.8 万元,拉动消费 7.59 亿元,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8%。外贸进出口完成 1050 亿元,预计实际使用外资 6.2 亿美元。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超过 60 亿元,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 7.9 万户,城镇新增就业 5.9 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0.5%。
(二)动能转换提速增效。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第五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四强” 产业增加值占比达 54%,“ 四新” 经济投资同比增长 10.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 54.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 51%,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 505 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 1680 家、2309 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新增 2 家上市公司,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1.8%。
(三)发展活力有效激发。32 项改革做法获国家多部门推介,入围全国工商联营商环境评价“ 前 10 地级市” 和“ 前 10 最佳口碑地级市”,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新引进过亿元项目 420 个,同比增长 5.5%,到位省外资金 665 亿元,同比增长 7.2%。累计选聘“ 科技副总” 680 人次,新引进高校毕业生 4.3 万人。5 个区县获评 7 项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县奖励。
(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济南至潍坊、临淄至临沂高速建成通车,张博铁路改造工程、经
十路东延工程(淄博段)有序推进,城市快速路网基本成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
48 个口袋公园、拇指公园、街头游园建成投用,38 个老旧小区、8 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
红叶柿岩等成为网红景点,预计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85%、76.2%。
(五)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 13.5 万亩,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205 家。新改建农村公路 262 公里。建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15 个,开发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 4337 个,获批国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
(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 219 天,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列全省第 2位。 省控国控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均达 100%。 累计关停煤电机组 19 台, 新增光伏建设容量 116万千瓦,新建充电桩 1.1 万个。治理和改善水土流失面积 70 平方公里,完成荒山绿化 1.5 万亩。
(七)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年度 21 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民生支出占比超过 80%。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 924 元、801 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 43 所。城乡居民门诊慢特病报销比例达到 60%以上,累计建成名医专家(团队)工作室 110 家。
二、2024 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
第 1 页 共 3 页
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 走在前、开新局”,聚焦“ 3510” 发展目标、“ 强富美优” 城市愿景,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深化拓展“ 三提三争” 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淄博落地落实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4%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