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华日报/2024 年/1 月/30 日/第 004 版要闻
关于江苏省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4 年 1 月 23 日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沈剑荣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省发展改革委提请省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江苏省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摘要如下:
一、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 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 的责任担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 四个走在前”“ 四个新” 重大任务,制定实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八个行动方案和两组若干措施,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持续回升向好,“ 强富美高” 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地区生产总值 12.82 万亿元、增长 5.8%;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9930 亿元、增长 7.3%。
(一)加大稳增长政策实施力度,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出台“ 42 条” 政策举措、“ 28 条”增量措施,实施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 18 条等政策措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 2000 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6%、高于全国和周边主要省份。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9.2%。出台全面促进消费 28 条等政策措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二。出台实施促进民间投资 23 条,向民间资本推介 470 余个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2%,民间投资占比 66.5%。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 7000 亿元。
(二)扎实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苏州实验室总部基地开工建设,获批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累计达 31 家。印发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项目管理办法。新获评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795 家。实施 89 项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和 85 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取得高效率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等重大原创成果。出台“ 1650” 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筹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 3 年全国第一。推动制造业“ 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 11.4%左右。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三)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内生动力活力加快释放。深入实施国家营商环境试点和自主
改革事项“ 两张清单” 79 项改革举措,成为全国首个在册个体工商户总量破千万省份,经营主体
总数达 1452.4 万户。出台实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14 条措施,外贸进出口规模连续 21 年居全国第
二,跨境电商出口增长 12.3%,“ 新三样” 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出台实施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
资稳中提质 16 条政策措施,实际使用外资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成功举办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
4 项成果列入第三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四)着力提高民生保障和基层治理水平,发展成果切实共享可感。实施新一轮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提前超额完成年度预期目标、规模占全国 1/10 以上,高校毕业生年终去向落实率达 94.4%。制定实施富民增收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
第 1 页 共 4 页

长 5%、7%,收入比缩小至 2.07∶1。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民生支出占比达 79%,民生实事完成年度目标。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系列规划。实施“ 精网微格” 工程,推动“ 五社联动” 机制创新试点,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在 99%以上。
(五)积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特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加深入,牵头实施 8 项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项目,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增 24 项制度创新成果。开展“ 1+3” 重点功能区战略实施情况评估,印发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初步构建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政策实施机制。新增南北共建省级园区 1 家。实施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年度重点合作任务。分类引导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千亿县” 数量达 21 个。出台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意见,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5 个。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形成 24 个年度典型案例。
(六)坚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彰显。PM_2.5 浓度、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在全国排名均前进 2 个位次。扎实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连续 16 年安全度夏。制定出台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方案,国家警示片披露 8 项问题完成 6 项、剩余 2 项跨年度整改问题已完成年度任务。出台碳达峰有关专项实施方案,3 个地区(园区)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34 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00 家绿色工厂、13 个绿色工业园区入围国家公布名单,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七)有效防范重大风险隐患,安全发展底线着力夯实。新建 120 万亩、改造提升 207 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总产量 759.5 亿斤。前瞻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 一城一策”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保交楼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高风险金融机构保持动态“ 清零”,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之内、债务率低于警戒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13.2%、11.2%,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二、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24 年安排经济发展实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自立自强、 公共服务能力、 人民共同富裕、绿色转型发展、安全保障水平等七大类 42 个指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4%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