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通辽日报/2025 年/1 月/25 日/第 003 版热烈庆祝 2025 年通辽两会胜利召开
深化改革添动力 培塑发展新优势
本报记者 王晓飞 陶欢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一列列中欧班列将“ 通辽制造” 运往世界,通辽保税物流中心(B 型)获批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加速推动高端铝产业向“ 绿电铝”“ 价值优” 转型升级》案例获评“ 中国改革 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 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工业用地“ 先租后让” 等一批改革典型获自治区认可⋯⋯
2024 年,我市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重点难题,用开放的举措拓展发展空间,用更优的环境厚植发展优势,改革创新实现多点突破。
改革,似破晓之光,如长河奔涌,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
202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改革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步入“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参加全市两会的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务实意见。
与会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破除制度约束、以开放
增添发展动能,主动抓出改革的新气象,奔着目标改出发展的新天地。
以改革之力 破发展之困
问题所在,就是改革所向。
2024 年,我市借改革破除积弊,新一轮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农村牧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国家和自治区级改革试点有序推进,“ 府院联动”“ 8 分钟法律服务圈” 等 9 个案例获评全国典型,“ 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医保 DIP 支付“ 五维一体” 综合管理等经验做法在全区全国推广。
一系列的改革实践,为全市突破困局、跨越追赶积蓄了强劲动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民营
企业信贷融资、政府采购、参与招投标等方面的举措。
围绕如何为国有企业发展赋能,市政协委员、霍煤集团纪委书记王向宇认为,应继续加大对国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持续为国企改革赋能,确保国企“ 压舱石”“ 顶梁柱” 作用充分发挥。通过政策创新赋能,以“ 助企行动” 为契机,为国企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战略方向赋能,从全市角度统筹优化国企的产业布局;通过深化改革赋能,帮助、指导国企以深化改革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国企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
教育、医疗关乎千家万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