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西安日报/2025 年/3 月/27 日/第 004 版聚焦 2025 西安两会
聚力推动 “ 深化六个改革” 落地见效
建设新天地
打开高质量发展现代化
记者 罗嘉昱 何兴龙
2025 年是“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构筑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全景图,改革的磅礴之力激荡着西安。
当前,西安正处于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治理提升等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全面部署“ 深化六个改革” 重点工作,就是要以改革之力加快把优势转为胜势、把短板变为长板、在创新融合中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深化供给改善与需求挖掘联动机制改革,深化经济内外循环良性互动机制改革,深化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机制改革,深化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机制改革,深化发展和安全协同机制改革⋯⋯明确了今年干什么、怎么干,目标清晰、措施有力,奋力打开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天地。
2025 年市两会上,“ 深化六个改革” 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结合实践,代表委员畅所欲言,话成绩、谈思路、讲目标,更加坚定了以改革之勇解难题,以创新之举强动能,以攻坚之势求突破的信心决心。
坚持创新驱动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
在市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X委书记沈大海看来,西安科教科研实力雄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众多,创新人才及团队辈出,科技创新成就突出,资源优势明显。
“ 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西安应加强科教科研单位与产业链全链条、全环节的协同创新,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沈大海说,“ 作为西安航天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我们将充分利用西安科创资源优势,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低空智联等关键技术攻关,为构建西安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作出贡献。”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 5.56%,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 230.96 亿元、增长 9.3%;技术合同成交额 4500 亿元、增长 15.3%⋯⋯种种数据表明,过去一年,西安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市政协委员、陕西世融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何彦武今年的提案聚焦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 近年来,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西安具备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应在产业链生态完善、创新协同、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加力。”
何彦武建议,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未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等优化升级,加快搭建市级数据交易平台,促进数据多场景应用,加快多元数据融合,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创造的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力促转型升级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科技创新的载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支撑。抓产业创新,既要加快开辟新领域
新赛道,也要焕新升级传统动能。
隆基绿能硅片出货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2024 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 110 万辆、位列全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国城市第 4⋯⋯西安创新资源富集的优势正在凸显。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建设。培育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加快
数智赋能产业发展。
作为我国航空产业版图中的重要坐标,西安坐拥全国四分之一的航空科研力量。阎良区(航
空基地)作为核心承载区,汇聚 4 家航空链主企业及 1500 家配套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