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西日报/2025 年/1 月/27 日/第 004 版文件
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况与 202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5 年1 月13 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自治区X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严峻形势下,按照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X委部署要求,沉着应对、综合施策,加快建设“ 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切实执行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境安宁,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聚力推动重大战略落地和政策落实,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是加快重大战略落地见效。
抓好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重要文件贯彻落实。推动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
支持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若干措施》 ,将支持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
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写入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二是加力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稳增长政策。
印发实施《聚力攻坚做好经济重点工作的若干措施》,自治区筹措 52.27 亿元资金支持稳增长。出
台全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累计评估各类政策性文件超 80 个。三是强化经济运
行分析调度。制定一季度《“ 早抓快干促落实,加力奋进开好局” 经济运行调度实施方案》《二季
度经济运行调度实施方案》《三季度经济运行调度实施方案》《攻坚三季度末和四季度经济工作的
若干措施》 ,累计提出 126 条务实举措。强化逐月逐季经济运行调度,创新形成经济运行分析调
度闭环管理模式。2024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4.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4.3%、5.5%、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9%,工业对 GDP 增长贡献率 44.3%。外贸进出
口总额增长 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4.3%和
7.1%,城镇新增就业 40.5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 5.5%,粮食再获丰收、产量 280.76 亿斤,就业
物价总体稳定。四是扎实谋划“ 十五五” 规划工作。聚焦“ 十五五” 时期全区发展的重大战略、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谋划申请纳入国家“ 十五五” 规划重点内容,梳理形成重大战略任务
66 项、重大改革举措 23 项、重大工程项目 40 个上报国家。
(二)聚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一是产业动能向新提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占工业比重提升至 22%左右。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产品产量成倍增长。新产业新产品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 50%。二是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提速。加快推进上汽通用五菱“ 一二五” 工程等重大产业标志性工程 22 项,实施“ 双百双新”产业项目 620 项、“ 千企技改” 项目 1095 项。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40.7%。三是产业园区改革发展提级。在全国首创组建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扎实开展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专项行动,将 188 个园区整合为 124 个,“ 4+3+7” 矩阵式园区布局加快构建。沿边临港产业
第 1 页 共 8 页
园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在建项目投资超万亿元。四是产业链群规模提升。机械行业产值突破两千亿元,全区两千亿元产业达到 4 个、三千亿元产业达到 3 个。新增 2 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9 个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209 家。五是智改数转赋能行动提效。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认定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21 家,智能工厂示范企业 35 家,数字化车间 80 家。培育国家重点软件企业 2 家、全国软件百强企业 1 家。六是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档。出台《广西教育科技人才支撑现代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年)》。深入实施科技“ 尖锋” 行动,实施重大项目 220 项、资助经费超 15 亿元,突破重大技术 254 项。培育企业技术中心 40 家。
(三)聚力创新投资管理和项目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一是项目投融资成效明显。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政府专项债券等中央资金超 1200 亿元。举办 15 场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促成 1927 个重点投资项目授信超 2500 亿元。二是“ 三个一万亿” 工程扎实推进。持续完善谋划库、储备库、建设库建设。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 2505 项、完成投资 5035.77 亿元,实现新开工 337 项、竣工 296 项。开展“ 审批直通车 问题攻坚联合作战行动” 13 次,协调事项
134 个。三是重大交通水利设施建设开创新局面。平陆运河进入全线建设高峰期,成功增补为交通强国试点。南湛高速广西段等超 10 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约 993 公里,成为全国第 4 个高速公路里程突破 1 万公里的省份。南珠高铁南玉段建成通车,全面实现市市通高铁,高铁运营总里程超 2400 公里、居西部第 1 位。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建设。建成百色水库灌区。四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速增长。新增统调煤电装机 198 万千瓦。防城港白龙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华龙一号” 示范工程—防城港红沙核电二期建成投产。8 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稳妥推进,6 座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五是招商引资质效持续凸显。新签约项目 2433 个,落地项目投资完成额 3185 亿元,新引进专精特新等强优企业 265 家。
(四)聚力推动消费和服务业提振复苏,市场需求加快释放。一是“ 两新” 政策释放消费潜力。构建大规模设备更新“ 1+N” 政策体系,争取到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资金 16.09 亿元,支持工业等重点领域项目 50 个。出台《广西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 ,筹措资金
50.36 亿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商品销售额 317.5 亿元。二是促消费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举办 2024 年广西“ 33 消费节” 暨桂品推介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商文旅体融合促消费活动超 6000场次、参与商家超百万户。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创建单位突破 4 万个。三是服务业发展提质升级。出台《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行动计划》 《广西服务业企业领航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下达中央和自治区服务业发展资金 3.19 亿元。邮政业务总量增长 41.7%、排全国第 1 位。新增国家物流枢纽 2 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1 个。四是数字经济持续壮大。出台《广西数据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北部湾数据交易中心交易规模突破 5.6 亿元。新建 5G 基站 2.7 万座,光缆线路总长 281.5 万公里。五是文旅体育消费扩容提质。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开港,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程阳八寨、花山岩画成功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 10.8%、11.1%。
(五)聚力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提质扩量。一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取得新成效。获批设立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并启动建设,获批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深化同粤港澳的产业、创新、教育、人才等领域协作,与粤港澳大湾区签约合作项目 730 项、总投资 1925 亿元。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崇左(江门)产业合作区落地建设。二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高水平推进。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 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 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 2%、 12.4%、 4.6%、 23.2%。通道沿线省(区、市)经广西口岸进出口额增长 12.6%。三是面向东盟的区域开放合作持续深化。高质量服务保障中国—东盟自贸区 3.0 版第七轮谈判,高水平举办第 21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扩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出口原产地证明应用享惠范围,累计培育 14 家企业取得经核准出口商资格。四是外贸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共建“ 一带
第 2 页 共 8 页
一路” 国家、RCEP 其他成员国、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 13%、13.7%、16.5%,东盟连续
25 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全区利用外资超千万园区突破 11 家、外贸破百亿园区达 8 家。
(六)聚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一是统筹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推进 347 项改革举措和 41 项重点改革攻坚任务,9 个案例入选中国改革 2024 年度案例。二是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设立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局,出台《广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培育“ 名特优新” 个体工商户 2003 户。民营经营主体新登记 60.2万户,总数达 427.2 万户。三是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制定完善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体系。在全国首批开展不含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和全区政府规章罚款设定专项清理。四是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成立自治区X委科技委员会,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加快实施。建立自治区本级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高质量组建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全区所有市县均挂牌成立疾控局并实现本级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整合。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整区试点。五是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县级以上 99.76%政务服务事项“ 最多跑一次”。在国家 21 个事项基础上创新推出
26 个广西特色“ 高效办成一件事” 清单,水电气网联合报装“ 一件事” 经验做法被国务院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七)聚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一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我区首部“ 多规合一” 自治区级国土空间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并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