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 :180 914]
湄洲日报/2023 年/2 月/4 日/第 002 版文件
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3 年 1 月 3 日在莆田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
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 年,市法院在市委领导和省法院指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和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8.2 万件,办结 7.5万件;员额法官年人均办案 265.2 件,位居全省第四;其中市法院受理 10301 件,办结 9477 件。
一、依法履职保发展,服务大局踔厉奋发
全市法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 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 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聚力港产城联动,主动对接全市 12 条重点产业链,制定司法服务保障机制举措,稳妥审结一审商事案件 10634 件,助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护航“ 莆田鞋” 集体商标,进一步统一审理制售假冒鞋服类犯罪案件裁判尺度,助力鞋服产业健康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防风险的司法支撑,完善司法助企纾困措施。一审审结金融纠纷案件 2912 件,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发挥企业破产工作府院联动机制作用,审慎办理破产案件 52 件,盘活破产企业资产 33.6 亿元。高效办结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重整案,该案被评为福建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层报最高法院批准,指定仙游、城厢、涵江三家法院审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一审审结知识产权案件 2477 件,1 个案件入选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加强涉外、涉台港澳侨审判,积极向人大请示报告,加强与统战、台办、侨联的联动,服务保障对外开放和莆台融合发展。
积极助推生态市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和关于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嘱托,持续打造生态司法品牌,加强对木兰溪全流域司法保护,以司法之力守护壶山兰水。加强木兰溪入海口生态保护,设立三江口生态保护驿站,与海警建立涉海案件协同查办机制,一审审结非法采砂、非法捕捞水产品等案件 57 件。推动驻林长办法官工作室全覆盖,加强对古树名木等文化自然遗产的司法保护,向相关部门发出耕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司法建议,促进我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完善生态修复补偿机制,收取生态修复补偿金 800 多万元,专项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增设保护妈祖文化遗产、夹漈草堂文物等教育实践基地,推动自然原生态和文化原生态一体保护。
支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着力服务保障我市重点项目建设,邀请X委、人大、政府等参与协调,妥善处理涉土地征用、城建拆迁等行政争议,一审审结行政案件 916 件。城厢区法院与政府建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协调化解行政案件 75 件。与市政府合力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出庭应诉率达 91.3%,同比增长 42 个百分点。完善府院良性互动机制,深化福州、莆田、宁德三地的府院互动和司法协作,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常态化沟通,发出涉及征地补偿、婚姻登记
第 1 页 共 5 页
等民生领域司法建议 7 份,促进提升行政执法法治化水平。
二、公正司法惠民生,服务人民笃行不怠
全市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
待,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更大力度守护平安环境。秉持公平正义,有力惩治犯罪,依法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3396 件。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严厉打击杀人、抢劫、“ 黄赌毒” 等犯罪,一审审结此类案件2378 件,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强化“ 打财断血”,一审审结涉黑恶案件 30 件 131 人,涉黑恶财产执行到位 333.1 万元。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经济犯罪,妥善审结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一审案件 356 件。推进“ 反洗钱三年专项行动”,审结“ 洗钱” 犯罪一审案件 4 件,涉案金额 1410 万元,有效净化金融环境。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高效审结虚构投资收益、高额返利等涉养老诈骗一审案件 12 件
18 人,涉案金额 5172 万元,守护好老年人的“ 钱袋子”。2 个案件入选全省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严惩腐败犯罪,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一审审结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 17 件,行贿犯罪案件 2 件,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更实举措维护群众权益。密切关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涉民生领域司法需求,审结一审民事案件 3.7 万件,不断织密民生权益保护网。强化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保护,一审审结婚姻家庭、抚养、继承等家事纠纷案件 4213 件。准确适用民法典,依法支持离婚案件中全职家庭主妇“ 家务补偿” 诉求,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市法院与市委政法委、市妇联等联合举办反家暴宣传周系列活动,弘扬优良家风。城厢区法院审结我市首例指定遗产管理人案件,维护遗产权利人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认真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 ,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探索发出《家庭教育令》《督促监护令》,让“ 依法带娃” 成为家长的必修课。市法院牵头各县区法院联合妇联等单位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选派 29 名优秀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仙游县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被最高法院评为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1 人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注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市人社局、总工会协同推进裁审衔接机制,有效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妥善审理农村土地流转、林权转让等涉农纠纷案件,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涉军维权工作,开展送法进军营 9 场次、受众 1000 余人次,坚决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更强决心攻坚执行难题。深化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全市执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工作机制,切实解决执行难。执结案件 30455 件,到位金额 76.1 亿元。善用执行强制措施,查封房产、土地等 1.2 万处,扣押车辆 234 部,限制高消费、出境 1.9 万人次,罚款、拘留 79 人次。 加大网络拍卖变现力度, 网拍成交 599 件 16.6 亿元, 为当事人节省佣金 5014 万元。加大拒执罪打击力度,移送追究拒执罪 65 人次,同比上升 16%,彰显司法权威。荔城区法院推行涉嫌拒执罪预告制度,向 32 名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发出警示,其中 30 人自动腾退房屋、交付土地或偿还债务,取得很好的震慑效果。推行简案快办,快速执结 10 万元以下小额标的案件
1.8 万件 2.8 亿元,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开展“ 春雷行动”“ 暖冬行动”,为 1635 名当事人解决了追讨农民工工资、赡养抚养费、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 10 类民生关切问题,执行到位金额 4260 万元。开展涉养老诈骗、电信诈骗等专项执行活动,向 506 名老年人、电信诈骗被害人发放执行款 862.7 万元,最大限度追赃挽损。省法院全程网络直播城厢区法院涉养老诈骗案款集中发放仪式,超过 1200 万网友在线观看。坚持善意执行理念,更加注重执行措施的精准、规范,开展涉中小微企业专项执行行动和“ 百名干警进百企” 活动,执行到位金额 15.8 亿元,帮助解决法律问题 562 个,助力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更好发展。
三、守正创新护法治,服务基层善作善成
全市法院主动融入“ X建引领、夯基惠民” 工程,以诉源治理、执源治理为抓手,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积极参与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第 2 页 共 5 页
全面加强法治化引领。通过以案释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行失信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为经敦促后履行判决的失信企业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信用修复证明》等 38 份,修复受损信用,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改革报》宣传报道。涵江区法院办理的某食品公司系列执行案件,首次实行信用修复机制,助力失信企业“ 重获生机”,被省法院评为诚信兴商典型案例。探索在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中准确适用惩罚性赔偿,提高制假售假犯罪的民事赔偿成本,警示不正当竞争。依法保护初级农产品的网络销售行为,对故意大额网购初级农产品、以产品包装存在瑕疵为由索要十倍赔偿的诉求依法不予支持,兼顾食品安全保障与市场秩序规范。荔城区法院运用刑事速裁程序,快速审结全市首个高空抛物刑事案件,维护公共安全。城厢区法院在一起互联网侵犯名誉权案中,判决被告删除其在社交平台诋毁邻居的视频,并责令发布致歉声明,倡导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秀屿区法院审结我市首例公路损害赔偿案,支持维护公共利益。精心组织“ 莆法进行时” 系列法治宣讲等活动,围绕企业合规、乡村治理、保护青少年等十个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