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黄冈日报/2023 年/2 月/3 日/第 004 版要闻
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3 年 1 月 5 日在黄冈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 文利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
提出意见。
2022 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全市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市人大会议决议,统筹推进安全发展,忠实履行法定职责,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锻造过硬队伍,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 76469 件,审执结 73641 件,结案率 96.3%,同比增长 2.71%,结案率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 6613 件,审执结 6223 件,结案率 94.1%,同比增长 2.09%。一年来,共有 67 个集体、104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其中,1 名法官被评为“ 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并入选黄冈市首届“ 十大法治人物”,浠水法院入选全国“ 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先后 14 次在全国、全省法院系统会议上作典型发言,8 篇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在全国、全省获奖,21 个案例入选最高院、省法院典型案例。
一、始终与中心大局同频,全力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服务保障大局安全稳定。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审结各类刑事案件 3268 件 4101 人。依法惩治邪教犯罪,确保国家ZZ安全。严厉打击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审结案件 18 件 21 人。依法惩处销售有毒有害减肥药(1)等一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网络电信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 13 件,涉案金额 4.43 亿元,保障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重拳惩治腐败态势,审结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 33 件 37 人。持续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从重从快审结涉黑涉恶案件 8 件 14 人,追缴“ 黑财” 1.4 亿余元。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1件案件被省法院作为典型案例公开发布。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对 394 名被告人依法判处缓刑、管制或免予刑事处罚,办理减刑、假释案件 226 件。全力以赴打好X的二十大期间信访维稳攻坚战,坚持开门接访、院长约访、带案下访,共接待来信来访 692 件 925 人,经释法析理、协调处置,实质化解信访案件 209 件。
二是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践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理念,强化产权保护,弘扬契约精神,审结各类商事案件 29626 件。全面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将评估制度贯穿司法办案各环节。开通涉企案件“ 绿色通道”,确保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涉企案件平均办理时限较同期减少 5.7 天。推广“ 破产债权确认诉讼收费 100 元”,探索破产预重整,健全破产重整信用修复机制,助力危困企业走出困境,推动“ 僵尸企业” 有序出清。2022 年,为 601 件破产债权确认纠纷“ 优惠” 案件受理费 1300 余万元,审结湖北太子奶(2)、力欧石材(3)、康华油脂(4)等一批破产清算案,释放土地资源 600 余亩,解决职工债权 2400 余万元,麻城法院健全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试点项目。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审慎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综合运用“ 活封活扣”、分期履行等,帮助企业化解债务、盘活资产,最大限度保住市场主体。
第 1 页 共 7 页
三是服务保障创新开放发展。深入践行“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理念,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 三合一” 审判改革,与公安、检察机关共建协同保护机制,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 358 件。严厉打击假冒商标、“ 傍名牌” 等侵权行为,加大对“ 李时珍”“ 大别山” 等黄冈知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力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8000 余万元。积极延伸司法服务,定期走访产业链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地标优品企业,助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黄冈中院指导团风县淋山河镇谢河村委会取回“ 谢河辣椒” 商标权被湖北日报专题报道。认真贯彻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推进黄冈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决定》 ,与武汉都市圈兄弟法院签订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共筑区域协同发展环境。建立“ 三联” 工作机制(5),提升涉外、涉港澳台纠纷化解实效,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 24 件,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四是服务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深入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推进环资审判专业机构建设和“ 三合一” 归口审理,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 102 件,某林业公司诉某保险公司森林保险合同纠纷一案入选最高院森林资源民事纠纷十大典型案例。坚持“ 一盘棋” 思想,在遗爱湖公园建立“ 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与检察院联合制定《关于建立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 ,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 5 家单位共同制定《关于建立耕地保护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强化环境资源执法与司法协同联动,构建环境资源一体化保护大格局。探索“ 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 模式,及时发出生态修复令,适用惩罚性赔偿,督促被告人赔偿修复费用 16 万余元,实现刑事制裁、民事赔偿和生态修复的有机统一。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依法审理长江流域禁捕案件 10 件,开展非法捕捞现场宣判、增殖放流活动,妥善审理涉长江河道水土流失公益诉讼案,判令怠于履职的行政机关履行法定监管责任,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二、始终与法治进程同向,全力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
一是多元解纷共筑和谐黄冈。深度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选优配强力量入驻各县市区综治中心,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代表委员调解室和劳动争议、交通事故、涉企等专门调解室,推行“ 法院+工会”“ 法院+商会” 等多元解纷模式,不断凝聚共治合力。主动加强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的协作配合,积极引入调解组织 98 个,聘请特邀调解员 321 名,诉前调解案件 24128 件,成功率达 80.3%。武穴法院联合人民银行武穴支行成功设立湖北省首家金融纠纷诉前调解工作室,团风法院“ 两心一体 三级协同” 诉源治理工作(6)在全市作交流发言。探索实行技术性辅助调解(7)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调解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将案中调解、案后回访释法等纳入法官绩效考核,力求案结事了、气顺人和,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 50.88%,一审服判息诉率达 88.42%,位居全省第二。
二是府院联动共建法治黄冈。坚持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与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并重,审结行政诉讼案件 1786 件,对 1020 件自然资源、城建等行政非诉案件裁定准予执行。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经法院协调后和解、撤诉的行政案件占 32%。积极引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参加案件庭审 30 余次,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 88.7%。推行涉企行政案件经济影响和行政行为“ 双评估”(8)制度,对行政机关履职过程中不规范行为及时发出司法建议 48 份,反馈采纳率达 99%。深化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配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的若干规定》 ,联合市场监管局下发《关于加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协作的通知》 ,会同政府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邀请行政机关人员旁听庭审,促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三是夯实根基共造幸福黄冈。全面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作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决定》 ,把握法庭发展历史机遇,优化调整法庭规划布局,推动传统农村法庭功能定位为服务乡村振兴综合性法庭,产业园区法庭功能转型为集中审理涉企案件的专业法庭,城区法庭功能转型为金融、家事等专业法庭,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15 个法庭完成功能转型,黄冈中院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入选黄冈首届“ 十大法治事件”,黄梅法院五祖法庭服务景区旅游
第 2 页 共 7 页
发展工作经验入选全省人民法庭典型案例,黄州区法院堵城法庭打造涉企专业法庭经验做法被湖北日报专题报道。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参与和服务共同缔造中的作用,建立 26 个驻乡镇综治中心法官工作室和 64 个巡回审判点、便民联络点,参与乡镇综治例会、基层解纷组织联席会议 317次,开展巡回审判、法治夜校等活动 1700 余场次,化解矛盾纠纷 5034 件。
四是德法并举共润文明黄冈。发挥司法裁判价值引领作用,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让司法有导向、有温度、有力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风尚。审理游客户外徒步失足落水身亡侵权案,对游客“ 自陷风险” 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彰显“ 司法裁判不和稀泥”;审理三岁小孩车祸死亡赔偿案,判决养父获赔偿权、未尽抚养义务生父未获赔偿,彰显“ 权责一体、养育有恩”;审理两公司合同纠纷案,判决单方解除合同方赔偿守约方可得利益损失,彰显“ 让守信者受益、让失信者受罚”。与黄冈中学联合打造“ 启明” 法学课堂(9),选任 65 名“ 法治副校长” “ 法治辅导员”。深入开展送法“ 七进”,发布典型案例 210 个,开展法治宣讲 140 场,拍摄普法短视频 42 条,发放法律知识手册 2.7 万余份,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让法治深入人心。
三、始终与人民期盼同步,全力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
一是持续优化诉讼服务。提档升级诉讼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推动“ 厅网线巡”(10)四位一体诉讼服务建设,建成集导诉服务、登记立案、案件分流、集约送达、诉前保全、非诉衔接、涉诉信访、判后答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确保走进一个门、事务一站清。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司法应对,优化完善 12368 诉讼服务热线、移动微法院等服务平台,建立当场立案、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相结合的多元立案格局,推广“ 云间” 庭审、在线调解、电子送达、电子卷宗等,切实做到“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年来,全市法院电子送达 15.3 万次。
二是切实保障民生福祉。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审结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案件 5708
件。深化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家庭案件 6971 件,依法发出人身保护令 85 份。贯彻落实
家庭教育促进法,对疏于家庭监管、子女教育缺位的行为及时发出家庭教育令。推行圆桌审判、
回访观护(11)等制度,用法治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审理教师性侵案,依法定罪量刑,判处
禁止从业 5 年,并向教育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助推行业清理整顿,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畅通农
民工维权通道,审结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1395 件,为农民工追回“ 血汗钱” 2836 万元。妥善审
理涉军案件,全力维护国防利益及军人军属合法权益。黄冈中院涉军维权工作获省维护国防利益
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领导小组高度肯定。充分发挥司法救助“ 托底” 功能,发放司法救助金
630 余万元,传递司法温暖、彰显人文关怀。
三是积极回应公正期盼。深化“ 分调裁审” 改革(12),成立速裁团队,推动案件繁简分流,加大简易程序适用力度,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30254 件,全力以赴跑出办案“ 加速度”。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构建审委会专职委员先行审查、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咨询、审委会讨论决定的分层过滤机制,完善“ 四类案件”(13)监督管理机制,实行类案强制检索,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加强对下业务指导,建立发改案件判前交换意见、判后讲评回复机制,促进法律适用标准统一。2022 年,全市法院一审案件发改率 2.87%,位居全省第二。深化司法公开,庭审直播案件1868 件,上网公布裁判文书 28950 份,让庭审经得起“ 围观”、裁判经得起“ 检验”。
四是及时兑现胜诉权益。持续加大执行攻坚力度,开展涉金融、涉民生等专项执行行动 76场,执结案件 27811 件,同比增长 8.1%,执行到位标的额 52.31 亿元。坚持失信惩戒与守信激励并重,将 8544 人次纳入失信黑名单,为履行完毕的被执行人发放证明、恢复信用 971 人次。加大“ 一案一账号”(14)应用,集中清理执行案款,实现超期未发放、不明案款“ 双清零”,公开向 5910 名申请执行人发放执行款 4300 余万元。深入开展“ 规范执行提质增效” 活动,整治一批突出问题、推出一批便民举措、出台一批规范制度,执行工作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蕲春法院为守信者“ 背书”(15)、英山法院“ 三段” 执行法(16)、罗田法院“ 一站式” 执行事务中心(17)广受群众好评。
第 3 页 共 7 页
四、始终与时代要求同进,全力打造法院高素质队伍
一是旗帜鲜明讲ZZ。推进X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扎实开展“ 两个确立” 专题教育,组织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暨法院队伍集中ZZ轮训,采取领导领学、专家导学、集中夜学等多种方式,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干警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严格执行政法工作条例,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案件审执及时向市委、市委政法委汇报,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自觉将法院工作置于X的绝对领导之下。 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院领导带头领办问题 236 个、制定解决措施 327 条,已实际解决问题 236 个。坚决扛起疫情防控ZZ责任,第一时间响应X委号召,组织干警下沉社区助力抗疫,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